“30歲的兒子應聘,填寫簡歷的竟然是60歲的父親,這樣的人員怎么錄用?”昨天上午,參加第二十五屆開發西部全國范圍人才招聘大會的方小姐說起在招聘中遇到的“怪事”,感慨頗多。作為招聘方,她想通過本報提醒應聘者和家長,父母陪同孩子求職,會讓求職成功的幾率大大降低。家長不放手,孩子怎么能獨立?
哪個單位會錄用不能自立的員工
方小姐告訴記者,在這次招聘會中,她所在的中國金融網西北中心由于一次性招聘近百人,所以吸引了很多應聘者。雖然其中不乏父母、朋友陪同者,但有一位卻讓她印象深刻!案缸觽z剛來的時候,兒子在旁邊填寫簡歷,父親就一直跟工作人員詢問公司的情況。等兒子填完后,父親又要了一份表,竟然自己拿起筆填了起來!狈叫〗阕⒁獾,這位父親的字寫得確實比兒子要好得多得多。方小姐提醒這位父親,“以后是兒子工作,不是您,您不能什么事都代替他!崩先私忉屨f得給兒子把把關,兒子曾經在一家網站工作過,只是后來這個網站搬到了外地,兒子還沒成家,自己又60歲了,所以才沒讓他去外地。
“本來以為這是個剛畢業的學生,家長這么不放心。后來一看簡歷,發現是1978年出生的,都30歲了,簡歷還得老爸填,怎么讓單位信任你?哪個單位會錄用不能自立的員工?”方小姐快人快語,也道出了一般招聘單位的真心話。
招聘會上“父母兵團”并不鮮見
其實每一次招聘會,“父母兵團”都不鮮見,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浙江某公司負責招聘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在應聘的時候,不少父母還不時地插話,生怕孩子說錯話!跋襁@樣的應聘者,我們壓根不考慮錄用。就像還沒斷奶的孩子,我們怎么能放心地把一個崗位交給他們。”李先生也呼吁廣大用心良苦的父母,請讓求職的孩子自己投遞簡歷參加應聘!白鳛榧议L,你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的志向和興趣,找的工作可能是家長滿意的,但往往不對孩子的胃口!
在采訪中,很多招聘單位對父母代辦或父母陪同應聘的現象給予了否定。有位人事經理就表示,學會獨立是一個人進入職場的最基本要求,如果連求職面試都需要父母陪著,以后怎么獨立開展工作。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應聘者和家長。家長的看法大多一致,認為現在孩子找工作太難了,做家長的比孩子更著急,所以不由自主地“身先士卒”。多數家長認為陪孩子一起來找工作對孩子有幫助,一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閱歷給孩子提供一些參考,二是能隨時做一些后勤工作。正如一位林媽媽所說:“招聘會上人山人海的,我們來了,至少能給孩子幫著提個包,拿個筆,不至于丟三落四!钡蠖鄶档膽刚邔τ诟改概阃址磳σ庖,只是“拗不過爸媽的良苦用心,只好一起來了”。西北師范大學的一位女同學當著媽媽的面,說父母陪同應聘是“好心辦成了壞事,幫忙幫成了倒忙”。中醫學院的一位學生則表示,找工作是人生的大事,肯定會向父母征詢意見,但不希望父母親自參與自己的求職過程。有不少學生在接受采訪時非常無奈,“我們也很郁悶,其實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和一些社會實踐,我們已經是大人了,知道該怎么去做,可是家里人總是放心不下。”這些同學發出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
專家:讓孩子獨立地應對人生
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張彥珍稱父母陪同應聘是“孩子沒信心,父母不放心”的現象,她分析說:“這種現象的出現,既有家長的責任,也有孩子自己的責任。有些父母自小對孩子過度呵護,從小學起陪著做作業、學畫畫、練鋼琴,考高中、考大學陪著報志愿,大學畢業陪著找工作,使得孩子沒有自己決定的成功經驗。這些‘幫陪’之下成長的一代,碰到小事情都沒有主見,在就業招聘會這種人生的關鍵時刻,就更需要父母的幫助了。而父母也相應地產生了對孩子事事不放心的心理慣勢。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當他們走向社會時,心理遠遠沒有成熟,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問題而不知所措。”
張彥珍建議依賴父母的畢業生要盡早改變這種習慣,找工作時主動出擊,面對工作的選擇確實左右為難時,可以與父母進行適當的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但最終拿主意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來考慮。作為父母,也應該改變這種“包辦”的方法,盡早放手,讓孩子獨立地應對人生的每一步。畢竟,按照自然規律,沒有一個父母能陪著孩子走完一生。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