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松江區質監局為我們‘開綠燈’,恐怕我們早就被‘一刀切’了,更別談現在擴大生產規模。”坐在九亭鎮九涇路上一處寬敞的辦公室內,想起一年前創業時的那段經歷,上,斂埵称酚邢薰井敿胰岁惲贾两袢愿锌f千。
2009年3月,從日本一流的糕點店學成回滬后,陳良和妻子就著手啟動醞釀已久的創業計劃——把日式蛋糕引入上海市場。由于對日本模式和經營方式比較熟悉,加之第一次創業,資金并不充裕,兩人將創業目標設定為“前店后工場”的小規模經營。
兩個月后,兩人相中了九亭鎮淶坊路上的一棟洋房式廠房,與創業的設想十分吻合,便簽下租賃合同,并投入資金開始裝修。同時,兩人開始辦理各項企業注冊手續。可當他們找到有關部門時,卻被告知,“前店后工場”的店鋪模式,在日本可以將生產的食品送到商場進行銷售,在國內卻是不被允許的,如要外銷須在質監部門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
抱著一大堆疑問,陳良把電話打了松江區質監局。接到電話后,區質監局食品科的負責人當即主動提出前往企業的經營場所進行實地審查。到了現場,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就犯了難:所有使用面積加在一起還不足300平方米。原來,國家有關規定雖并未對食品生產場所的具體面積做出明確規定,只要求能“滿足生產需求”。
但實際情況是,食品生產企業都需配備獨立的更衣室、原材料庫、配料間、實驗室等場所,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兩人的生產場所幾乎很難滿足這些條件。“我們還從未給500平方米以下的企業辦理過許可證。”區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聽到質監局工作人員的解釋后,陳良陷入了兩難:廠房已經租下來,還投入資金買了設備,并開始裝修;要重新找大點的廠房,資金又不足,要放棄創業,前期投入就打了水漂。了解到兩人面臨的困境后,區質監局又進一步對企業產品的市場前景進行調研。最終,區質監局為夫妻倆“開了綠燈”。一方面指導企業重新調整裝修計劃,嚴格按照食品生產場所進行布局,另一方面,請來市質監局許可審查中心的工作人員到企業現場審查,幫助企業順利拿到了食品生產許可證。
在此期間,區質監局領導還親自前往企業調研,并為公司建議新的創業計劃,希望企業全力加快運作,爭取在3年內擴大規模。去年12月,陳良創辦的上海瑪咖龍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產。不料,公司主打生產的杏仁小圓餅,由于堅持純手工生產、不添加防腐劑,在市場上一炮而紅。售價8元一小塊的杏仁小圓餅,一天4000塊的產量,很快就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
陳良告訴記者,純手工的杏仁小圓餅非?简灱夹g和功底,瑪咖龍是目前國內唯一將這一產品實現工廠化生產的企業。僅試運作3個月后,瑪咖龍就開始重新尋找生產廠房,擴大生產規模。如今,公司已將生產場所搬到了九亭鎮九涇路上的一處標準廠房,占地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主打產品的日產量增加了5倍。“3年后擴產計劃”僅用半年就實現了。不僅如此,目前瑪咖龍還在浦東第一八佰伴、徐家匯東方商廈等地設立了銷售專柜,還有其他食品企業提出了合作的意向,來自高檔餐廳、咖啡屋的訂單也是源源不斷。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