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階段工作通過整體驗收。松江共復查登記文物點320處,確認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04處,新發現古文化遺址及元明清各代文物共計119處。其中,辰山古文化遺址為上海早期歷史遺跡方面的最新發現,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
去年,松江泗涇鎮文物愛好者在辰山植物園工地發現磨制石器及印紋陶片。經市文管委考古部專家鑒定,屬商周時期遺物。相關部門多次前往現場勘探,明確了遺址地點。據悉,這一遺址的發現,標志著上海地區新增一處古文化遺址。
松江區五教俱全,普查中又新發現了明代西禪寺山門、明代水次倉關帝廟、清代西城隍廟大殿、清代杜氏佛堂、泗涇修女堂、中涇圣母領報堂等宗教建筑。此外還發現了查氏宅、張氏宅前廳、耿氏宅等典型的明代晚期到清初古建筑。松江區在文物普查中力求挖掘古建筑的人文內涵,使得“條條小巷有來歷,幢幢建筑有故事”。各街鎮分別發動當地原住民講述他們所知道的歷史往事,全區共采編故事200多個。日前,松江文物普查部門與永豐街道合作編輯出版《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資料匯編》。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