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是大學生的主要出行工具,單車飛揚穿行于校園,一度是青春的美好風景,但自行車遭竊也是不少高校學生都有過的沮喪回憶。校園自行車防盜,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近日有了更富成效的解決方法。記者獲悉,今年秋季入學前,松江警方就在園區七所高校內推行“學號自行車”,目前已為8000余輛自行車敲上了學號鋼印,其中新生購買自行車印號覆蓋率近100%。隨著該措施的有效推行,同比去年,松江大學城園區開學后首月的自行車盜竊案發案量下降幅度在40%左右。
“學號+代碼”:個性化車架便于鎖定車主
大學城園區內當前保有自行車5萬余輛,并以每年4千余輛的速度持續凈增長。工作中,警方時常接到學生自行車被竊的求助報案。
今年9月,在各高校部門的大力協助下,警方以新生入學為契機,在校園內推廣“學號自行車”。將學生學號加一位校園代碼通過鋼印刻制在自行車車架醒目位置,雖然僅僅是一個并不起眼的小動作,卻把自行車與車主牢牢綁定在了一起。9月中旬,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抓獲一名盜竊嫌疑人,并查獲了大量被竊財物,其中還包含一輛自行車,根據車架上的鋼印號,警方迅速聯系上了失主。據了解,該學生午餐期間將自行車停放在食堂門口遭竊,還未來得及向警方報案便喜出望外地失而復得。據警方介紹,由于學生購車后普遍未辦理登記手續,以往即便是破了案追了贓,也常?嘤跓o法確認失主而無法發還。
據了解,“學號自行車”的不斷普及,給巡邏民警、崗亭人員以及校園保安進行隨時檢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常情況下,巡查人員在盜車案件多發時段嚴把大門出入關,對進出騎車者均要核查證件,確認車身鋼印號與本人學號相一致才予以放行,這也是“學號自行車”的防盜秘籍。目前,僅松江大學城二期學生公寓每日核查量就高達400車次,整個大學園區日均核查量保持在1000車次上下。
“人車綁定”:學生車輛管理更凸顯人性化
記者在學生公寓內看到,部分車棚內停放著一些年久失管的自行車,車身上積著厚厚的灰塵。據了解,不少畢業生離校時,為圖省事,將自行車留在了校園內。無法及時轉移留置車輛,這一度也是困擾著校園管理部門的一大難題,而這一難題,也將隨著“學號自行車”的不斷普及得到有效緩解。今后,校園管理部門將在征得車主同意后,每年對畢業生留在校園內的自行車進行及時清理,將更多的停車空間騰挪給其他學生。據校方工作人員表示,大學城園區現有的50000余輛自行車中,每年將有6000余輛自行車面臨報廢、留置,為避免出現“車滿為患”的尷尬局面,出臺一套便于操作的自行車管理方案勢在必行。
同時,警方提醒廣大學生,在學生間買賣自行車時,應當及時前往公安機關登記相關信息,并對鋼印號重新印刻,一方面便于公安機關及時維護登記信息,另一方面也避免給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