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調結構、轉方式”和促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求,我區完善政策措施,制定鼓勵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和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一是吸引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總部、研發機構入駐。“十一五”期間,我區新設外資三產項目208個,引進合同外資8.14億元,占全區比重的26.8%;截止2010年10月,落戶松江的經市商務委確認的外資研發中心18家,同時相當部分在松外企將內部研發中心落戶松江;引進采埃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都利美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地區總部3家;漕河涇開發區松江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內國際性高端品牌“科技綠洲”產業總部園以信息、網絡、通訊、軟件類研發為主,目前已規劃成型啟動建設。松江產業經濟向產業鏈高端演進的趨勢初步顯現。
二是著力完善生產性服務業業態布局。2009年6月,倉城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和浦江源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首批獲得市經信委、發改委、財政局、環保局聯合認定,今年8月漕河涇開發區松江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也獲得批復,至此松江已有包括3個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在內的十余個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園區。其中,上海倉城勝強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成立三年來,引入影視、廣告、動漫等文化創意企業400余戶,入駐企業包括國內最大電視劇采供中介服務機構劇酷公司、國內動漫產業龍頭阿尼邁公司、華誼兄弟集團、北影集團以及著名導演趙寶剛的個人工作室等知名企業和分支機構,園區2008年實現稅收200萬元,2009年600萬元,2010年新注冊企業200余戶,稅收將超6000萬元。
三是對接區域制造業需求提供服務支撐。松江出口加工區開展“保稅物流、研發、維修、檢測”功能拓展試點,區內已有22家生產型和倉儲型企業開展保稅、物流業務,7家企業開展研發、檢測、維修業務試點工作,區內企業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為園區面向制造業的服務外包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籌建中的上海西南綜合物流園區也將有效整合現有資源,以優質物流項目的導入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松江將重點圍繞總集成總承包、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時尚創意、總部經濟等五個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合理布局好相關專業園區,在工業區周邊、軌道交通沿線和滬松公路沿線形成“n”形分布的形態,在布局規劃上促進園區和城區的互動,使之成為二三產融合的最佳實踐區;加快政策落地,加大生產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并制定項目準入標準和審核制度,加強相關園區導入項目的監管。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