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各地蔬菜集中上市的時節,全國多地出現了賣菜難問題。為了避免菜賤傷農情況的發生,商務部近日再度出臺系列措施,以積極購銷和臨時倉儲等形式,緩解菜農們的燃眉之急。在松江區,由政府投資興建的一批田頭冷庫開始投入使用,不僅避免了大批蔬菜爛田,而且可以錯峰上市賣個好價錢。
雖然天氣并不算炎熱,但在許家草村的市級蔬菜供應基地,一座總價1100多萬、政府投資60%的田頭冷庫己經開始投入使用。菜農們忙著將田間地頭新鮮采摘的綠葉菜和茄果類蔬菜,通過真空的預冷機進行預冷。這樣一來,蔬菜的中心溫度就降到了O~4度,相當于進入了冬眠狀態,經過挑揀、裝筐程序就可以進入冷庫儲存。
據介紹,新鮮蔬果采摘后在冷庫預冷后,可以大大延長保存期限。因為蔬菜進入冬眠狀態,吃口和營養價值也不會發生太大改變。不要小看這幾天的錯峰時間。雖然短短幾天卻可以有效調節蔬菜的上市供應時間,從而賣出更好的價錢。不過因為冷庫對電力的消耗不小,所以不少蔬菜基地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給予一定補貼或者實行優惠電價。
據了解,目前一座1000平方的冷庫造價約在1000萬以上,而完全運行后每月的電費在萬元以上。雖然初期投資和運營成本不小,但對于日趨規模化的滬郊蔬菜基地來說,還是具有調劑市場供需的重要作用。菜農們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冷庫的補貼力度,讓田頭冷庫進一步發揮市場調節、保收增收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