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11月1日“PHICOMM”新品牌發布會尚未滿月,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顧國平就已經在為“快樂的煩惱”犯愁——目前公司智能手機的月產能僅3萬臺,但已經接到手的訂單卻有35萬臺,不少還付足了訂金。
作為通信設備制造業的新秀,此前,斐訊專注于家庭和中小企業兩大通信終端領域,主要研發和生產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等主流網絡設備。此番推出的“PHICOMM”品牌,則是一個面向個人的移動終端設備品牌。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斐訊發布了3款智能手機和1款平板電腦。
新品牌和新產品的發布,標志著斐訊產品線進入了多元化時代,同時實現了在通信數據終端產品從中小企業、家庭到個人的全覆蓋。對于顧國平而言,公司進軍個人移動終端領域,是斐訊未來實施“家庭云”計劃的又一塊基石。他告訴記者,所謂“家庭云”就是通過一套系統或軟件,把如智能手機、電腦等個人移動終端設備串聯起來,方便使用者不受空間限制地對這些設備進行操控。
3款智能手機甫一面市,就供不應求,這背后源于斐訊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原來,這兩年,與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力推3G網絡相對應的是,市場上能滿足3G功能的智能手機缺口巨大。斐訊正是看準了這一次機會,早在一年前,就網羅了350多名個人移動終端領域的人才,斥資1億元,著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開發。據悉,斐訊現有的智能手機產品,與中國聯通、盛大等深度合作,這樣一來,好產品加上巨大的市場缺口,“PHICOMM”品牌迅速打開了市場。
雖然不愁沒市場,但進軍個人移動終端,尤其是智能手機領域,并非沒有門檻。在技術上,就存在芯片、軟件、外觀三大難題。在芯片上,今年10月初,斐訊斥資1000萬美元,與世界三大頂級芯片制造商之一的高通公司達成合作;在軟件開發上,公司已有35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至今年底,這一數字將翻一倍,達到700多人;在外觀設計和品牌定位上,斐訊又與國際知名企業展開深入合作。
對于個人移動終端品牌商而言,除了技術上這些高要求外,生產能力是另一個現實的難題。顧國平解釋說,由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對生產設備、工藝的要求極高,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不外乎富士康、廣達等幾家。但對于新品牌而言,幾萬甚至幾十萬臺的產量根本不入這些代工巨頭的“法眼”。因此,不少想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的企業往往有技術、有產品,卻沒有產量。有備而來的斐訊公司,兩年前就在石湖蕩鎮投入2億元,建成了自己的生產基地。
眼下,斐訊正抓緊建設其位于葉榭鎮的新廠房。據悉,這個總投資6億元的工廠,在明年11月份建成投產后,可實現60億元的年產值。與此同時,斐訊開發新產品腳步開始加快。根據斐訊的規劃,在與聯通合作的基礎上,還將與移動、電信進行合作,開發出滿足不同運營商需求的手機,2012年將至少推出24款智能手機新品,平均每個月有兩款。
另一方面,目前公司正在松江工業區抓緊建設的總部,其中包括一個1.2萬平方米的中心機房,計劃于2013年4月投入使用。顧國平透露,今后這里就將是斐訊整個“家庭云”計劃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