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車墩,第一時間跳入人們腦海中的無疑是四個字——“工業重鎮”。事實也確實如此,毗鄰市級松江工業區、國家級松江出口加工區兩大工業區的車墩鎮,自身也絲毫不遜色,工業集聚度極強,企業林立,大廠房、大機器隨處可見。
過去,依托制造業這艘“航母”,車墩鎮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駛上“快車道”。但凡事總有兩面性,工業的絕對強勢,也給該鎮帶來了財稅來源過于單一,三產發展基礎較弱等問題。
優勢明顯,短板也很突出。車墩創新轉型之路究竟該走向何方,產城融合又能否趟出一條新路子?
“工業重鎮”:實現“彎道超車”
熟悉的人都知道,車墩鎮東臨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連出口加工區和松江工業區,發展工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長久以來,車墩一直秉持工業興鎮的方針策略,成績斐然。截至2010年,全鎮工業生產總值達到180億元,年均增長10.16%。“數據很漂亮,但不能對問題視而不見。鎮內既有比亞迪這樣的優質企業,也有不少能耗高、產出低的劣質企業。‘十二五’時期,車墩經濟發展要實現由規模速度導向型向效益需求導向型轉變,培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現有企業能級,并積極引入一批先進戰略性基礎產業,已刻不容緩。”鎮長徐衛興告訴記者,車墩未來將進一步提高鎮內工業區的園區集中度、土地集約度和產業集聚度,進一步夯實以電子信息、機械儀表、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為主的先進制造業工業格局。
如此一來,騰龍換鳥”“ 這樣的“手術”就非做不可。據了解,十一五”“ 期間,車墩已調整劣質企業轉型75戶。以正著手進行區塊改造的莘莘學子園為例,目前,該園區正在向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搖籃”和松江區“調結構、轉方式”先行先試示范基地靠攏。利用“倒逼”方式,園區現有的120家企業1/3關閉、1/3搬遷,另有1/3通過置換、收購、合作的途徑提升改造,一批經濟總部、研發中心、服務外包和辦公結算中心有望入駐。
車墩興起,源于工業。工業,之于車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該鎮負責人表示,到“十二五” 工業的基礎地位不會被削弱。末,
車墩要增強發展后勁,還離不開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新型材料、生物醫藥這四大主導產業的強勢帶動。就在去年,車墩招商選資擇得“良婿”——國有上市公司新華醫療的研發、生產、銷售基地將“安家”車墩。公司業務涉及醫療器械的多個領域,在感染控制設備、制藥裝備、放射治療設備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待項目建成后,年新增銷售收入有望超過9億元。
未來五年,車墩鎮還計劃在現有8個市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每年再分別培育一個企業技術中心;爭取有兩家企業上市、兩家企業進入培育梯隊,以做實全鎮工業經濟的質量。
第三產業:搶占競爭先機
高鐵時代撲面而來,一切都在加速。
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僅僅是變局的開始。對于身處這一變局中的各大區域,尤其是“高鐵片區”直接輻射下的區域,正使出渾身解數,期望能在全新的產業坐標中“搶得先機”。根據最新規劃,我區將在北到滬杭鐵路,南至黃浦江北岸,西到G1501高速公路,東至城際快鐵軌交22號線范圍內建設“松江新城高鐵片區”。這個新片區正是以高鐵“松江南站”為核心,覆蓋車墩、永豐等街鎮,將來還要與軌交9號線實行“零換乘”。
“高鐵片區將在高新技術產業、環保產業、影視文化產業、商貿物流產業等方面加快發展,為松江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就面積來說,規劃的高鐵片區45平方公里中,車墩就占了15平方公里。”徐衛興自豪地告訴記者:“而具備高新技術產業基礎、上海開發影視文化較為成功的車墩,無疑受益匪淺。”
不過, “高鐵片區”利好疊加,盡管 但要真正意義上擺脫以往發展路徑,轉變舊有發展方式,對車墩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車墩給出的答案是,利用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創意產業園區等平臺,優先發展科技研發、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并依托新城高鐵片區和上海影視樂園,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世紀30年代老上海的獨特風情為基礎,綜合車墩影視基地人文環境和地理位置,有效打造集辦公、旅游、購物、娛樂、體閑為一體的主題式“叁零·上海創意產業園”,積極致力于發展文化傳媒、咨詢策劃、時尚消費、研發設計和建筑軟件等創意產業。園區在仿舊如舊的同時,將時尚和品味有效融入,著力打造經典與時尚、創意與傳統并存的園區規劃,引領車墩逐步形成充滿老上海風情的“優秀白領城鎮”。
種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據統計,去年該園區一年就成功引進百余個文化創意項目。其中,位居全國影視公司前列的唐德影視日前也已順利簽約落戶。該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全鎮文化創意類產業200多家公司產值已達8000多萬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助推器”的作用正逐漸顯現。
事實上,近年來,車墩大力發展的商貿型服務業也是成績卓著。去年,全鎮300多家企業累計上繳稅收4億多元,而鎮內600多家實體型企業上繳的稅收總額不過6億多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