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買東西,可以電話一呼,送貨上門。但是消費者不見實物,僅憑商家廣告就參與購買活動,無形中給不法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記者從區消保委了解到,自2月21日到3月中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區消保委受理了大量針對電話購物的投訴,電話購物市場再現“李鬼”公司。
經分析發現,其中的20余起投訴涉及同一個經營地址——松江區廣富林路1188號。投訴內容均為通過電話訂購諾基亞N9手機,收貨后發現是假冒偽劣產品或與廣告嚴重不符,充值卡不能用等,多次與對方交涉無果。投訴對象根據首次被訴時間順序依次為上海雋焱實業有限公司、上海雋森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弗淼實業有限公司(開心購物)、上海雋淼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具強商貿有限公司、上海董李貿易有限公司、上海DH貿易有限公司、上海秀林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楠彩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青中貿易有限公司等10個不同名稱的“經營者”。
經工作人員實地調查,發現區內并沒有廣富林路1188號,只有廣富林路1188弄,而該地點為保利西子灣售樓處,詢問該售樓處工作人員,均不知有類似公司。經查詢工商登記,除上海雋淼實業有限公司注冊于奉賢區南橋工商所,上海董李貿易有限公司注冊于楊浦區四平工商所,上海楠彩貿易有限公司注冊于金山區楓涇工商所外,其余7家公司均無相關信息。而注冊信息顯示,上述三家公司的經營范圍無電話購物或通訊器材銷售等。為核實相關情況,工作人員特意聯系了上海雋淼實業有限公司,對方稱其從未從事過電話購物或通訊器材銷售等業務。
至此,又一個“李鬼”漸漸現出原形。根據上述情況,區消保委認為,這20余起投訴可能是同一個不法經營者所為,是典型的涉嫌利用虛假企業信息和虛假地址,通過電話購物等手段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騙取不義之財。
區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千萬不要輕信電視、電話、網絡購物的廣告,在沒有看到實物的情況下,很難保證其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商家普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如其商品以明顯低于市場價銷售,則一定要三思,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真有電視、電話、網絡購物需求,一定要看清其資質,收貨驗收無誤后方可付款;最好還是到正規的商店去購買實物,并保留好發票和憑證等。同時也希望相關司法機關能加大對此類“李鬼”公司的偵查打擊力度,給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