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嗎?清明節有哪些傳統民俗?3月31日中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食堂門口好不熱鬧。在一塊塊精心制作的清明文化展板前,大學生們正在積極參與一項清明文化知識競答活動。
“答對了!青團送給你!”大一學生小吳抱著獎品——一只可愛的青團從人群中走出來,臉上喜滋滋的。“前段時間學校通過走訪了解到,許多來自外地的大學生要在學校過清明節。于是食堂專門訂做了青團,供學生食用。”校學生會副主席季穎杰對記者說。
在食堂的另一邊,有一些同學正拿著不同顏色的筆在風箏上涂鴉,還有同學在認真地寫“風箏寄語”。“奶奶,我的童年都是與您一起度過的,我想您!“感恩所有的革命先烈,因為你”們,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字字,一行行,讀來催人淚下。一批同學寫好離開了,又一批排著隊來繼續寫。
操場上,一只只系著寄語的紙鳶已經翩然天空,五顏六色的紙鳶在藍天的映襯下,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在洋節日盛行的當下,希望大學生更多地關注我國傳統文化,了解傳統節日的民俗和意義。今年清明節期間,校團委以‘感恩緬懷’為主題組織了系列文化活動,內容有民俗知識問答、寄思于鳶、踏青掃墓等。”校團委范榕老師介紹說。
當天中午,記者走訪東華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等高校發現,校園里有不少學生在吃青團。
大學生們告訴記者,清明節期間,學校食堂里訂做了青團,每天三餐都可以買到。在文匯路三期的一家來伊份店里,不時有學生前來買小零食。“最近袋裝青團賣得很火,很多大學生買零食時都買了青團。”店主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