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在電視劇《武林外傳》中扮演秀才的喻恩泰做客復旦視覺藝術學院。喻恩泰此次走進高校,是受早年上海戲劇學院恩師的邀請,以播音系學長的身份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特別的表演課,并分享了兩個關于表演“不能說的秘密”。
當他穿著白凈短袖襯衫、黑色西褲,低調樸實走進教室時,大家覺得那個熟悉的白面書生是那么近又那么遠。他一轉身,看到了自己在《武林外傳》中盤髻頭頂、衣袂翩然的形象,隨即做出一副“被嚇到了”的樣子。臺下旋即響起熱烈掌聲——演出開始了。
“要有大冰山,才敢露頭角”
一個好演員必須具備兩個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基本功,長期訓練的基本功。我很珍視也很感恩大學時代經歷的演小品搭戲的那段時光。”喻恩泰回憶起學生時代,那時女生多,男生少,為了匯演他總是同時和很多女生搭戲。最難忘的是有一次匯演,一上午7個小品,身邊的人一個個換過來,唯有他是恒定的男主角。出乎意料的是,這門課程對于學播音的他來說是沒有學分要求的,但他依然很認真。“學校的基礎訓練很重要,大家要珍惜。”
其次是一個適當展現的機會,每個演員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開始”。喻恩泰以NBA球員林書豪為例:“他比賽的前一天在朋友家的沙發上睡了一晚,第二天去比賽,然后他成名了。并不是說他去球場的路上增長了力量,而是多年的訓練使他最終展露了自己的實力。演員也一樣。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里撞到的大冰山,那么大的一座,其實顯露出來給觀眾的也只是很小的一角。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首先得有‘底下的大冰山’,他才敢在舞臺上露出那么一角,展示給觀眾。只有日積月累加上超量的訓練,有機會的時候才能嶄露頭角。”
“人需要藝術的表達”
臺上的老師娓娓道來,表達得流暢自然,臺下的學生聚精會神,聽得頻頻點頭?鞓返臅r光總是轉瞬即逝,時間過半,講座的內容由喻恩泰的親身經歷漸漸升華為他多年表演生涯后對藝術的認識。他壓低了嗓音,說接下去要向大家分享兩個秘密,兩個從沒與人分享過的和藝術有關的秘密。
第一個秘密是:藝術是人生的縮影,用電影、戲劇、小說以及傳記等方式來濃縮地表達。喻恩泰說,藝術始終是講人的,講人性,因為誰都沒法讓別人按照自己的經歷重新活一遍,所以需要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他平時喜歡記日記,會根據記錄的內容分成許多主題,有一類叫做“陌生的臉”的主題,講的是馬路上匆匆走過的每一個人自己的故事,他通過觀察他們的神情、姿勢、動作,試圖去理解他們的邏輯和思維習慣。“我常常想,找一幫北京人藝的演員能否把這一幕演出來呢?很多時候他們并不能辦到,因為一些人是演不出來的。”喻恩泰向同學們強調了功夫在戲外的道理,充滿好奇心地不斷打量這個世界,要在戲外進行長期的積累。每次要演一個角色,他都會事先做好功課,去了解這個角色所處的歷史背景、接觸的人群以及關心的事情。“還是那句老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我們欺騙不了我們的身體”
喻恩泰分享的另一個藝術的秘密是:藝術和身體有關。“我們快樂,我們悲傷,身體都會發生變化。演技是什么?就是腎上腺激素,就是新陳代謝。你演的還是自己的真感情,你哭,是因為你傷心難過。你在觀眾面前假裝悲傷,這誰都看得出來。演技,就是徹底沉浸在角色里面,由新陳代謝發生的化學反應。”
在最近拍的一部戲《李可樂尋人記》里,喻恩泰扮演說四川話的李可樂,可他是南昌人,此前從沒說過四川話。“最要命的是臺詞還不能事先背下來,因為都是現場一邊改一邊拍。”面對大段的方言臺詞,他在開拍前兩個小時,讓現場的當地助手錄音頻,一遍一遍地播放、一遍一遍地跟著不斷練習,“與四川話同呼吸,共命運,只有讓自己的身體發生新陳代謝了,讓身體真正適應了這個角色,才能演得真。那個時候做夢說的都是四川話。”喻恩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