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松江城區的一部分,過去不少永豐街道的市民卻覺得,要就近找個舒適的購物場所,或者找個上點檔次的飯店,都不是那么容易。而今,隨著“飛航商業廣場”、“時代廣場”等一批商業項目投入運營,在身邊的娛樂休閑場所也越來越多。
著力發展以社區商業、文化創意等為代表的城市經濟,這讓永豐街道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1-5月,街道實現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三成多,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56.93%,同比提升了3個多百分點。“過去幾年,我們在房地產、商業上的開發力度并不大,僅有的商業也多以低端零售為主,沒有形成完整的社區商業中心。”永豐街道負責人坦言。商業配套的不完善,成了永豐街道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軟肋”。在另一方面,由于發展起步較早,留給永豐街道大手筆去規劃商業發展的空間并不多,如何“退二進三”成了街道這兩年繼續破解的一道難題。
幾年前,作為街道“退二進三”的重點項目之一,在玉樹路上經營了幾十年的上海飛航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整體搬遷到滬航鐵路南邊的工業區,騰出了36畝土地。由于地處中心城區,企業根據街道發展第三產業的思路,幾年間,使老廠房搖身一變成了商氣的集聚地。如今,這個2萬平方米的“飛航商業廣場”,90%的已完成招商,相繼引進了餐飲、銀行、律所、小貸公司、咖啡廳、電玩城和量販式KTV等,且客流量與日俱增。“飛航商業廣場”的成功,也讓永豐街道意識到了完善商業的緊迫性。就在這個廣場東南側,有一幅30畝的土地,也被規劃成了商業用地。
去年10月,飛航公司拍得這幅土地,眼下正在洽談大賣場等的落戶事宜。再加上“飛航商業廣場”北側的“時代廣場”等,永豐街道玉樹路沿線的社區商業服務中心雛形初顯。“退二進三”做大服務業的盤子。幾年前,位于沈涇塘、永豐路的松江水泥廠關停后,騰出的土地開發成商業住宅,與此同時,還建設了1.6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眼下,這一地塊正由一家臺灣商團進行招商,計劃打造成一個服務于社區的“玉龍街新天地”。據悉,目前永豐街道規劃的這些重點開發商業區塊、商業廣場,共有10個,總建筑面積達31.5萬平方米。
除了眼下這些已建成的商業地塊項目外,在一張永豐街道產業規劃圖上,還規劃了不少成片的商業用地。比如,在玉樹路西側的松江市河兩岸,是一條約150畝的商業街;三新路兩側地塊,被規劃成以商務辦公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還有倉匯路餐飲一條街、維羅納高檔休閑街和南永豐商務商貿區等,都在規劃建設中。“通過區塊功能定位,這些區塊,很多是預留給今后5至10年的服務業發展。”街道負責人透露。
城市經濟的興起,為永豐街道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據統計,今年1-5月份,街道實現財政收入4.78億元,同比增長16.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30.19%。這其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引進項目125只,累計注冊企業達到838家,1-5月就完成稅收1億多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