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多數紡織服裝企業持續低迷,而上海鏘達紡織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特別忙碌,僅今年上半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面料銷售額超過2400萬元,下半年預計還有5000多萬元的訂單。每年推出四五十個新面料品種,90%以上的業績來自這些擁有技術含量的產品,這讓鏘達公司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銷售額卻節節走高,保持著30%左右的增長。
鏘達公司2006年剛成立的時候,經營模式與國內大多數紡織貿易型企業也很類似:90%的業務靠出口,接到訂單后交給代工廠生產,完了再賣給外商。產品也大多沒有自己的特色。這樣的模式雖能賺錢,卻也讓企業負責人看到了背后的危機,就是后續成長乏力。”“
兩年后,企業決定調整發展方向,開始加大對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力度。這一轉,第二年就讓企業看到了效益。公司主打的一款具有超彈性的功能面料,讓企業很快嘗到了甜頭。公司負責人透露,這款面料的彈性在同類產品中占盡了優勢,還具有塑身等效果,成了不少知名服裝品牌的首選,“比如一些快時尚品牌的超彈功能休閑褲,用的都是我們的面料”。
去年,公司又推出了一款速干功能的面料,能在1秒鐘內瞬間吸水、擴散,相比傳統速干面料快了6倍,且在厚度上又不顯得太單薄。去年,受大地震影響,日本啟動了限電措施,包括室內空調溫度控制在28℃等。這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事情,卻讓鏘達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事實如此,速干面料瞬間成了日本市場的新寵,去年以來訂單就源源不斷。今年上半年,公司業務增長的三分之一就歸功于這款速干面料。
專注于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讓鏘達公司塑造起自己的個性——不是一家單純的紡織貿易企業。“現在每個月,我們公司的幾位主要負責人都要坐下來,開一次產品分析會,就開發的方向定調子。”鏘達公司負責人李彥說。類似超彈、速干等功能型新面料,鏘達每年都有四五十個品種推向市場,并形成銷售。公司還通過與合作代工廠在生產工藝上進行技術設置,能確保這些新產品在短期內無法被模仿,確保產品至少能在兩年內保持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
不僅要源源不斷開發出新產品,更要賣服務,這是鏘達公司在轉型中的另一特色。據悉,作為一家生產貿易企業,目前在公司中負責銷售的人員占比并不多。相反,整個團隊中更多的除了研發人員就是服務人員,負責研究客戶的需求,為客戶量身訂制服務,并通過企業內部的快速反應機制,為客戶提供最大化的增值服務。這些,讓鏘達公司的市場布局在近年來迅速調整,出口比例從過去的90%縮小到現在的30%,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的銷售額占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