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6時07分,上海中心氣象臺撤銷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區防汛指揮部內,熬紅雙眼的工作人員長長地松了口氣,終于過去了。
臺風“海葵”來襲,茸城風雨交加。從8月7日起,全區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投入到抗擊“?”的戰斗中。
風雨中,許多人日夜值守,不眠不休;
風雨中,許多人無懼風雨,始終堅守。
日夜值守不言累
8月8日晚6時左右,室外風雨交加,區防汛指揮部燈火通明。剛與市防汛指揮部開完視頻會議,十多名值班人員匆匆忙忙分批前往食堂吃晚飯。“趕快去扒幾口飯回來工作。”在區防汛指揮部值班的胡文榮一邊說著一邊準備前往食堂。
正準備去食堂“扒飯”,一個電話讓大家停住了腳步。原來,石湖蕩鎮一小區發生積水,停電引發泵站停止工作,積水無法及時排除。指揮部內又一下子忙開了,工作人員有的打電話確認地址和情況,有的則急忙聯系搶修隊伍:“半個小時到現場?能不能再快一點?”“及時排解險情最重要。我們頂住工作壓力,再堅持一下就好。”胡文榮笑著說。
從8月7日起,區防汛指揮部24小時運轉,每班25名工作人員“三班倒”值班。在這里,水務、綠化市容、房管、消防、電力等多個部門工作人員24小時駐守,3臺熱線電話24小時向居民開放。一旦接到險情來電,值班人員就當場聯系相關部門進行搶險。從接電話到搶修隊員抵達現場,最快只要10分鐘。路面積水、電力故障、行道樹折斷……險情電話一個接一個。
“喂,這里是110指揮中心,有事請講?”8日晚上7時30分,公安松江分局110指揮中心里燈火通明。指揮長呂警官雙目通紅,都快兩天兩夜沒合眼了。
因“海葵”來襲,市民報警數量驟增,當時指揮中心已接警近千起,是平時接警量的兩倍。“值班人員一坐下來就電話不斷,根本起不了身,這里好多人直到下午3點才在座位上扒了兩口午飯。”呂警官一邊說,一邊緊緊盯著實時監控畫面,畫面中工業區書林路一個路口出現積水,一輛轎車在路中間停著。他仔細觀察了附近情況后,立即開始了工作部署。
警徽在風雨中閃耀
8日早高峰,人民路樂都路十字路口,一名年輕的交警穿著黑色防水服立于風雨中。一陣風吹過,他被吹得身子晃了一下,他站穩腳跟,把衣領裹得更緊些后,抬手示意車輛通行。
車流中,他拾起一個自行車輪胎圈放到路邊,“這些東西不知道從哪里刮來的,真是危險!”早高峰過后,他回到崗亭,脫下防水服抹了一把臉。“我們7點不到就開始站崗,一站就是一個半小時。”他手中的防水服完全濕透,里面的制服也是濕漉漉的。正說著,一輛私家車貼著一輛搖搖欲倒的電瓶車?肯聛怼=痪秃粢宦暎“別停那里!”抓起警帽就沖出了崗亭,銀色的警徽在風雨中分外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