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開始辦理開工手續的新雅印刷公司,算好了行政審批所需時間,原計劃今年6月份開工擴建廠房。令企業沒想到的是,受益于我區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手續辦理時間竟縮短了一半,在今年3月份就辦妥了施工許可證,并提前開工。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審批速度,讓一批急著開工的項目加速上馬。據區經委透露,今年全區將推進100個產業項目的開工,這一數字相比年初確定的66個項目,增加了34個。
據介紹,今年全區計劃推進開工的100個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64.9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27.51億元;預計達綱后可實現銷售收入963.2億元、利潤58.11億元、稅收37.11億元。今年以來我區推進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這些項目的順利開工提供了保障。
在土地出讓后、開工建設前的方案審核、文件審查環節,前后需要180個工作日,是項目在落地過程中耗時較長,也是最容易被卡住的兩個環節。在這一輪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我區通過創新工作方式,在涉及公平公正的法定流程一天不少的前提下,將這兩個環節的承諾審批時限壓縮到39個工作日。
速度催生效率。今年上半年,全區已有42個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其中不少都像新雅印刷公司一樣,嘗到了行政審批改革的甜頭。比如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一棟占地104畝的企業總部樓,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過程中,只用了65個工作日,相比企業預期的100個工作日,大大提速;辦理施工許可證,也僅用了4個工作日。據悉,斐訊通信的這個項目從拿到土地到建成,估計只需一年多的時間。
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加速項目開工進度,在區經委的計劃表中,將有16個產業項目,在今年8月份舉行聯合開工儀式。據介紹,16個項目計劃動工土地面積650畝,總投資22.45億元。在這些項目中,包括了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上海飛科電器有限公司、上海奔騰電工有限公司、上海致遠綠色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松江高新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質項目。
目前,這些項目都已處在設計文件審查、辦理施工許可證階段。“這一批項目的開工,將為我區后續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強勁的新動力。”區經委有關負責人透露。以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為例,公司這次投資約3.5億元,新建占地106畝的“中聯重科上海工業園二期項目”,主要從事旋挖鉆機、地下連續墻液壓抓斗等高端產品的產業化。項目在2013年底建成后,可為企業新增24.5億元的年產值,使整個“中聯重科上海工業園”的年產值突破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