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電話亭、街頭雕塑、有軌電車,綠蔭遮蔽的長椅、石板鋪就的小路,哥特式的教堂、維多利亞式的露臺……一切仿佛是在英國中世紀的街巷之中,但這又不是在英國,而是地處松江新城區的泰晤士小鎮。泰晤士小鎮的英倫風情迷倒了無數人,但也有人說“泰晤士小鎮空了10年、冷了10年”。開盤至今,泰晤士小鎮的產業發展一直不溫不火,本期焦點以全景視角,盤點泰晤士小鎮的產業發展現狀。
優雅的小鎮,何時才迎來繁華
泰晤士小鎮總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60%,是一個具有居住、旅游、休閑等多項功能的大型社區。徜徉其間,道路寬敞,空氣清新。天氣好的時候,陽光像是帶了某種重量,透過樹葉傾瀉而下的一剎那,你會覺得時間仿佛停在了那一刻,那些都市里的喧囂和浮華都被屏蔽在外,所有的思緒都在英倫風情中移步換影穿越時光。
靜謐是泰晤士小鎮的迷人之處。
去年底,左慧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泰晤士小鎮。“選擇這里,就是因為安靜,樓下是我的店面,樓上就是我的工作室,安安靜靜地做設計,安安靜靜地經營。原本工作室是在市區,但是最后還是選擇來泰晤士小鎮,安靜下來,才能做出好的設計。”左慧認為創意與生活相聯系,對她來說,有了生活,才會有設計。
翼畫廊坐落在舊鎮廣場里,如今在泰晤士小鎮經營已是第三個年頭了。軍旅畫家王榮根在2010年開了這間畫廊。翼畫廊既是王榮根的油畫展覽館,也是他的創作室和教室。“這里很安靜,非常適合創作。樓上做畫廊展示,樓下還有一部分。游人們可以隨意進來觀賞,遇到喜歡的、覺得價格合適的,也會有人購買,我還在這里帶了幾名學生,教他們畫油畫。”
設計師和畫家將泰晤士小鎮視為創作的好地方。而即將步入婚姻的新人們則將泰晤士小鎮視為見證幸福的好地方。“不用我們推薦,幾乎所有的客人都會要求到泰晤士小鎮拍婚紗照。它的異域風情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我們在市區和其他區縣門店被服務的客人,也有很多要求來泰晤士小鎮拍攝外景的。”新銳婚紗攝影的老板陳彪告訴記者。2006年,他在泰晤士小鎮購買了一間店面,把這里作為影樓的外景地。
據推算,每天來小鎮拍婚紗照的人不下100對,多的時候,一天甚至有300對,一年下來,約有4萬對情侶在小鎮里完成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泰晤士小鎮,已經成了一座幸福小鎮;閼c產業也是泰晤士小鎮目前發展的較為繁榮的產業之一。
表面上同樣欣欣向榮的還有小鎮里的咖啡館和茶室。citycafé的時尚摩登,蝸宅的溫暖清新,嘎仙湖的老上海風情,yoyo烘焙店的diy樂趣……這些咖啡館或者茶室,在小鎮中經歷了市場優勝劣汰的自然篩選而存活至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韻味和特色,收獲了各自的擁躉。
咖啡館和茶室的欣欣向榮使小鎮的文藝氣息愈發濃厚,而濃厚的文藝氣息又會吸引更多的藝術家和文藝青年們來到小鎮。
今年9月中旬,阿根廷登山家、藝術家湯米·海因里希選擇泰晤士小鎮舉辦自己攀登喬戈里峰的攝影作品展。
中秋之夜,松江美術館里響起了鋼琴、小提琴、薩克斯的奏鳴曲。這場公益性質的中秋音樂會讓市民們享受了一場高雅音樂的饕餮盛宴。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繪畫藝術展”、“魅力松江攝影展”、“上海市市民藝術展”、“星球童耍節”、“泰晤士藝術講壇”、“歐羅巴藝術之旅——2012國際藝術家邀請展”、“大學生創意市集”等一系列文藝活動將相繼在小鎮開辦。
今年底,位于泰晤士小鎮1048號的港式冰室和930號的鐘書閣又將開張。泰晤士小鎮越來越熱鬧了。
孤獨的內核,產業政策的軟肋
優雅靜謐、欣欣向榮是人們可以看到的泰晤士小鎮的正面,但在它的背面,卻是遲遲不盈利的店家、還未對接的產業鏈。
在鼎盛時期,小鎮里曾經同時有過3家畫廊,但現在只有翼畫廊還處于運營狀態。王榮根的收入來源,一部分來自于賣畫,另一部分則是教學生畫畫,一年的收入大概10萬元左右,但作畫的開支非常大。王榮根非常坦白地告訴記者:“如果不是家里人的支持,畫廊是不可能在這里開下去的,從開始運營到現在,已經賠進去30多萬元了。這對于剛剛起步的、沒有資金支持的年輕畫家來說,想在這里生存下來是不可能的事。”
不止畫廊的運營狀況舉步維艱,咖啡館和茶室也是如此。趙曉悅和幾個朋友的蝸宅咖啡館,自2010年圣誕節開張以來,現在的盈利仍不能補平開支。“平時小鎮里很冷清,客人也就三三兩兩,到周末和節假日會好一些,”小趙說。問及為什么還一直堅持開在這里,小趙的回答讓人覺得很心酸:“這里有自己的理想。”
左慧的設計工作室開業半年多來,運營仍舊處于起步階段,“我們不僅僅做設計,也代理銷售。新城公司給予了房租上的優惠,但其他的支持一直沒有。這跟之前在市區時候不太一樣,當時還有過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在起步階段,如果能夠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當然會發展更順利。”
自2004年開盤至今,泰晤士小鎮的定位一直是“創意產業園區”,創意文化是泰晤士小鎮的內核。2006年,位于泰晤士小鎮內的“第一視覺藝術廣場”被認定為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10年,園區從最初的一棟樓擴充到1平方公里,并更名為泰晤士創意產業集聚區。去年12月,泰晤士小鎮文化產業園獲得了第二批上海市文化產業園區的授牌。
上海松江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泰晤士小鎮的開發商和管理方,他們希望在小鎮里可以形成一種“24小時不間斷”的創意模式,藝術家們在小鎮里是生活者,也是創意者和休閑者。但如果漫步泰晤士小鎮,不難發現,休閑、婚紗攝影等店面占了大多數,創意文化相關的店面卻是屈指可數。
對于藝術家們來說,泰晤士小鎮的硬件和配套設施是無可挑剔的。但在招商談判過程中,一旦提及產業政策上的優惠,新城公司招商部的員工就啞火了。“泰晤士小鎮沒有政府層面上的產業政策支持,跟其他地區的創意產業園區相比,沒有競爭力,吸引不來藝術家,更不可能形成產業聚焦。”新城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主創者看中了小鎮的異域風情和文藝氣質,愿意把作品融入進來,但如果要落地注冊在泰晤士小鎮,那就難了。雖然有了兩個市級產業園的光環,但目前小鎮還只能拿到普通的經濟園區政策。”
產業政策成了泰晤士小鎮向創意產業園區進發的阿喀琉斯之踵。
從小鎮的定位來說,產業鏈的發展應該是先有藝術家入駐,形成產業聚集,再有咖啡館等相關配套設施。但目前,泰晤士小鎮的發展是完全相反的,先有了配套設施,但遲遲沒有藝術家入駐。這種“本末倒置”的現狀也就解釋了小鎮內的店家運營狀況不理想的狀態。
綜合來看,泰晤士小鎮相對成熟的是婚慶行業,但也僅僅是占據了整個婚慶產業鏈的婚紗攝影這一環。而且很多影樓的殼在泰晤士小鎮,主體部分卻注冊落戶在別的地區,這對于小鎮的發展、甚至對整個松江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先例可借鑒,產業前景被看好
創意產業園區并不是一個新鮮詞。在城市實現基本工業化之后,文化創意產業就成為經濟轉型的催化利器。創意產業園區就是利用地理優勢,集聚創意產業形態,從而形成一股創意產業的發展合力。這一點在歐美國家已經得到了驗證。而在國內,文化創意產業走在前面的也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
由遠及近說開來,好萊塢當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典范,目前,好萊塢的電影占據了全球電影超過90%的市場份額。美國人不用一槍一炮,僅憑精神消費品就可以征服全世界,電影產業和與電影產業相關的上游和下游產業在好萊塢形成了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這個產業鏈環,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更是精神層面的。
在國內的創意產業園區中,北京798藝術區是自然生成后發展良好的先例。這片工業老廠房,用便宜的租金吸引了那些還不富裕的藝術家和文化機構入駐,由他們改造、發展成為了畫廊、藝術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創意形態的工作場所。這種“SOHO式藝術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使得798成為國內文藝青年的朝圣之地,同時更是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效應和經濟效應。
與798藝術區形成南北呼應的是位于南京浦口的亞洲創新創意產業園區。這一由南京浦口區政府投資12億美元、占地1300畝的創意產業園區是國內首家“復合式”創意產業園,其主體包括了軟件園區、展覽展示館、教育培訓中心、創意商品步行街、主題樂園及相關服務配套等,引進包括動漫策劃制作等相關數字內容的150家優秀企業分批入駐。
前者是自然生成,后者是政府主導,顯示的都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回到泰晤士小鎮的發展現狀,根據新城公司提供的數據,泰晤士小鎮在2011年接拍了《剩女的代價》《幸福的約定》《唐山大地震》等影視作品,全年拍攝收入近百萬元,同比增長超過三成。但現在,泰晤士小鎮也僅僅是一個“不公開的影視基地”,影視產業的上下游還未能形成產業對接。
目前,泰晤士小鎮里有美術館、規劃館、新城油畫院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也有韜設計、翼畫廊、大衛德堡、二陸山房畫廊等多家文化創意工作室與文化產業經營平臺,還有艾亞國際文化、塔冷通心靈書舍、牧巢人工作室等一批文化產業在起步發展之中。
一切都還在起步階段,但可以預知的是,泰晤士小鎮的發展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英國人把創意產業比喻為“一個夜色朦朧下的美麗女人”。大家都想娶她,而清晨醒來后突然發現她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麗。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會遇到瓶頸,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巨大優勢,就是政府的宏觀調控和龐大的消費市場。政府作為推動者,打開創意產業的大門,然后放手交由市場來運作。這也符合泰晤士小鎮的發展現狀。
也許,是時候,由政府打開松江創意產業發展的這扇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