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時,亞洲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佘山基地落成。這臺射電望遠鏡能觀測到百億光年外的天體,綜合性能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今后將參與我國探月工程及各項深空探測任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高70米、重約2700多噸的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矗立在直徑為42米的方位軌道上,銀白色的望遠鏡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十分雄偉,F場啟動后,巨大的望遠鏡在方位軌道上緩緩轉動,同時,形如一只“銀白色大碗”的望遠鏡天線系統,也從“昂首狀態”緩緩“轉過頭來”,5000只七彩氣球從“大碗”里飛向天空,蔚為壯觀。
總體性能排世界第四
建設大型射電望遠鏡系統,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體現。記者了解到,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的主反射面面積為3780平方米,相當于8個標準籃球場,由14圈共1008塊高精度實面板拼裝成,每塊面板單元精度達到0.1毫米,代表了國內大尺度高精度面板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最高水平。
天文專家表示,與直接成像的光學天文望遠鏡不同,射電天文望遠鏡的原理是用外形像碟狀的天線,接收無線電波來確定航天器的位置和軌道。因此射電望遠鏡的口徑越大,它的探測范圍越遠,也就是“視力”越好,擅長接收遙遠天體發出的微弱電磁波信號。
上海65米射電天文望遠鏡共有8個接收波段,是我國目前口徑最大、波段最全的一臺全方位可動的高性能的射電望遠鏡。它能在方位和俯仰兩個方向轉動,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觀測的天體和航天器,總體性能僅次于美國的110米射電望遠鏡、德國的100米射電望遠鏡和意大利的64米射電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