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往往在經歷了現實洗練后,就變成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但在“80后”女孩倪蓉眼里,卻正是照進生活的一道光和一條路。
走進倪蓉在玉陽路智慧大廈的辦公室,書柜里沒有一本有關“珠寶”的書,倒是多出幾本考古理論的專業書和一本湯因比的《歷史研究》。這個酷愛藝術、考古、歷史和哲學的文藝女青年,五年前還是一個讀了四年化學專業的實驗室科研員,如今,卻成了珠寶生意在網上遍地開花的商人,她設計生產的首飾盒品牌已經成為卓越、當當和一號店等大型網購平臺的唯一供貨源,并占到了淘寶銷售份額的70%,她的珠寶品牌也成為網絡上正在崛起的一顆新星。
3萬元起家
畢業十年,創業五年。對于一個有著多重興趣跨越的“80后”姑娘來說,時間并不算長,但是,她卻實現了許多同齡人,甚至常人不太可能付諸行動的想法。如今回憶起來,幾個數字和幾段故事,已經是輕描淡寫,但背后卻是讓人驚奇的堅持和魄力。
2002年,倪蓉從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畢業,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化學研發工作。在父母眼里,女孩子“安穩一生,結婚生子”就夠了,可27歲的倪蓉并不滿意。“30歲要有一番自己的事業”才是她的心愿。2007年,創業的想法只醞釀了月余,她就瞞著父母辭掉了工作五年的單位,揣著攢下的3萬塊錢積蓄只身來到松江。
要經營一份啟動資金少,技術含量高的行當,起初倪蓉打算做自己的化工專業老本行。她租下了一幢別墅開始了新的實驗,并在等實驗結果的空檔里開了家淘寶小店來貼補家用。“這筆錢夠我維持半年時間,如果創業失敗,我還希望去敦煌嘗試‘文物修復’工作。”倪蓉的打算在父母看來簡直是異想天開,父親很惱火:“好好的工作不做,跑到荒郊野外做什么?”父親威脅著要斷絕父女關系。“直到兩年前,他還是很反對。”倪蓉說?赏岽蛘氖,短短一個月時間,倪蓉淘寶店的生意已經火到了一個人忙不過來,這恰巧勾起了另一個埋藏已久的心愿,做飾品生意。
30萬元“賭注”
擁有自己的商標和品牌,一直是倪蓉的夢想。2009年,在積累了兩年多的“電子商務經”后,她決意“在鉆石行當里闖一闖”。當時,找遍了國內的鉆石交易市場,都因原材料的價格太高作罷。去找國際上最大、最便宜的鉆石交易集散地,“百度”跳出的一行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印度,蘇拉特”。“很多人知道孟買有鉆石交易,但很少有人知道蘇拉特。”
沒有通知父母和朋友,倪蓉一張機票飛了過去。一個一文不名的二線城市,貧窮和破敗,是她對蘇拉特的第一印象。當晚入住酒店后,倪蓉心里有些打鼓:“百度的信息是否可靠?”她并不確定。“大不了就客死他鄉。明天如果找不到,這輩子就死心了。”
第二天一早,倪蓉叫了輛出租車,用英語問司機“能不能帶我去鉆石集散地?”“這里有三個集散地,你去哪一個。”倪蓉說,這是她最想聽到的回答。“那種心情,就是夢想成真的感覺。”倪蓉說。她干脆包了出租,興奮地挨家挨戶逛了一天。
用不算流利的英文與陌生人談著大單交易。那里,做生意還奉行最原始的口口相談的方式,沒有手續,沒有憑證,也沒有保障。她找到當時規模較大的一家印度鉆石商。為了取得更多信任,倪蓉索性住進了他家。同吃同住一個禮拜,倪蓉終于狠心押下了第一筆裸鉆訂金,數額是30萬元。“只能賭一把,輸了也認。”倪蓉回憶。一個月的焦灼等待,印度商如期把貨物運抵上海,倪蓉的鉆石生意才真正起步了。
1.5個月求學
從聯系戒托加工商,到冠名商標、注冊品牌……倪蓉離夢想越來越近。如何在戒托上鑲裸鉆,怎樣設計自己的樣式?2011年,倪蓉又一次“百度”到了坐落在嘉定區的國家權威重點專業上海工藝美術學院“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專業,拜了專業負責人為師,果斷地交了一個學期的學費。每天早晨6點不到開車趕往嘉定,一天忙碌后還要顧及自己的生意。
可沒學多久,倪蓉竟然又消失了。“是堅持不下來嗎?”“是已經學到了想要的東西。”倪蓉還是很干脆。她說:“重要的不在課堂,私下里跟老師們聊天時,學到了在珠寶研發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操作和管理知識。”一個半月后,倪蓉開始布置新的生產線和設備,也擴大了廠房,第三個月就運作起來了。
一生做夢想
品牌“拉薇”取自于法語“C'est la vie”,意思是,“這就是生活”。用游戲的心態追求夢想,以哲學的方式思考人生,這是倪蓉的座右銘。
在她看來,一切很簡單。讀書時,因為對考古學感興趣,直奔洛陽考古研究所拜師學藝;對玉石感興趣,就一邊工作一邊在華東師范大學報名學玉石鑒定,還“順便”拿到了國家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喜歡西洋畫,喜歡讀史,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待未來付諸實踐;但一切又不那么簡單,用她的話說:“背后吃過的苦真是哭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追求夢想有風險,如今,風投公司建議她投資上市,也有不少品牌提出了吸納為其做子品牌的想法,盡管這些都能讓她瞬間收益猛增,可她還是干脆地回絕了。“那樣,游戲就結束了,不好玩了。”倪蓉形容現在的感受:“面前一片波濤洶涌,既沒有路也沒有橋,但相信一定能夠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