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工業區廣富林路上,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總部大樓正在抓緊建設,部分已進入裝修。公司總裁顧國平正期待著它來年3月投用,納入不斷擴大的研發團隊。對于這家數據通信行業崛起的新銳而言,這里將是其橫跨通信設備及移動終端業務躍升的重要策動地。就在幾天前揭曉的“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評選中,顧國平一舉獲得了提名獎。
三度創業
通信業內人士說,斐訊布局看起來像是從前的華為。實際上,數年來斐訊的布局也正循著華為的路徑演進,從B2B市場逐步滲入智能移動終端。但已有著三次創業經歷的顧國平,不在乎“小華為”的評價,他更在意于多業務領域中成就起斐訊這塊自有品牌。
在顧國平的三次創業經歷中,第一次于2000年起步銷售電腦配件,第二次則成為通信設備的代理銷售商,而第三次則鋪開了自主品牌的多業務線通信設備產業布局。
前兩次創業,顧國平積累了一定的財富,2008年底,他逐漸意識到了自己企業的局限性,這一次,他們選擇一些銷路較好的設備切入,但發現仍需要工廠支持。富士康這類大廠不愿接他們這樣的創業公司的小單,而小廠的代工質量又難以達到品控要求,于是,他們又上馬了自己的工廠。
第三次創業,顧國平和他多年的合作伙伴將此前創業所得的1億多元悉數投入。如今,斐訊已在松江建有首座占地66畝的自有工廠,年產能約15億元;第二座在建自有工廠占地142畝,產能折合產值預計將有70億元,預計2013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同時,上海研發總部也將在2013年初投入使用。截至去年底,斐訊的總投資已達10.7億元。
人才為本
創業伊始,斐訊就在研發上不吝惜投入,打造研產銷一體化的實體產業型公司。10.7億元的總投資中,研發至少占據三分之一,去年一年的研發費用已占銷售額的11.2%,而未來三年將攀上16%。
研發資金的大投入,也為斐訊招攬起了龐大的研發團隊。斐訊現已建有上海、南京、深圳、武漢、成都、舊金山、慕尼黑7個研發基地,未來3年,還完成建設北京、西安、大連三個研發基地。
目前,斐訊在全球已擁有員工4000余人。其中,研發技術人員占比達到60%,在這些研發技術人員中,全部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碩士、博士的覆蓋率分別達30%、5%以上;專利申請量達到每月60項以上。顧國平說,公司白領員工和藍領員工的比例為4: 充分體現了公司技術導1,向、研發導向的發展方式。他認為,人才的集聚將是斐訊未來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資本。
邁入百億
2009年開始殺入通信設備之際,顧國平說,當年銷售額目標是1.5億元,三年后銷售額達到5億元。如今看來,這一當時有些大膽的預估仍算保守,僅家庭終端業務就達8億元銷售額,今年預計完成14億元,此外企業網絡設備今年將達3億元。
個人移動智能終端成為斐訊眼下主攻重點。在智能手機領域中,研發、生產一體化的布局,則是斐訊競爭力的基礎。從去年11月起,精心布局的手機產能開始出現躍升式的快速爬坡。今年年內將可實現370萬部以上的出貨能力。其中不算外包工廠,僅其目前擁有的松江第一座工廠已有12萬部的月產能。
憑借著“快速響應、高性價比”的核心競爭力,2009-2011年斐訊的第一個“三年計劃”中,銷售規模實現了從0.6億、4.5億到11.8億元的快速發展,眼下的第二個“三年計劃”,斐訊的目標是20億、35億、50億元。在顧國平看來,目前,斐訊自我定位通信業內第二集團中,今后的目標是沖上第二集團首席并拉開距離,最終躋身第一集團。
底氣來自于市場網絡的布局。目前,斐訊的銷售服務網絡已經覆蓋國內市場一、二線城市,將持續覆蓋三、四線城市。同時,海外市場也在緊鑼密鼓地布局,當前已完成德國為中心的歐洲市場,新加坡為中心的亞太市場,土耳其、阿聯酋為中心的中東北非市場,以肯尼亞為中心的南部非洲市場,以巴西為中心的南美洲市場,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市場,以俄羅斯為中心的獨聯體市場。這些將支撐起公司在2016年實現100億元銷售規模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