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一行6人來到九亭的黨先生家,為他家的光伏發電設備裝上智能電表。乍一看,黨先生所居住的4層公寓和普通房屋沒多大區別,細細觀察后就會發現,這棟樓樓頂還覆蓋著一層7平方米的“薄板”,這塊“薄板”叫光伏薄膜電池。這標志著我區首例住宅區光伏發電設施安裝到位,黨先生也成為我區光伏發電“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黨先生是一家光伏科技公司的區域銷售總監。他告訴記者,光伏發電設備使用壽命長,啟用后每年發電量可達1200度。加上國家對光伏發電有補貼政策,粗略計算后,5年左右就可收回投入成本,之后20年發出的電還能上網賣。“前期投入不多,幾年后還有賣電收入,光伏發電很劃算,環保清潔,利國利民。”
去年12月中旬,獲悉國家電網公司出臺了有關光伏發電項目免費入網的政策后,黨先生第一時間向區供電公司遞交了公用住房屋頂光伏發電的項目申請書。這是松江首例住宅光伏發電申請。鑒于無先例可循,受理后區供電部門十分重視,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文件要求,多次上門查看,制定方案,黨先生光伏發電愿望很快落地成真。但由于光伏發電的電量回收價格等關鍵操作細節尚未明確,區供電公司向首批申請用戶承諾,待具體政策落地后盡可能簡化流程,開辟綠色通道,提供更高效服務,及時為用戶解讀方案和技術要求,確保全區首批入網的光伏項目安全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