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清水,魚類嬉游的地方,如今卻成了它們的葬身之地。
大魚小魚, “有進無出”一律
記者日前接到居民反映,有人在龍興港思賢公園附近的河里張網捕魚,記者隨后趕到現場,但目擊者稱,捕魚者已經收網離去。
1月29日中午,記者路過施賢港橋,看到橋下的一條小木船上,一名戴鴨舌帽的中年男子站在船尾,右手握著船槳,左手扶著船上韁繩,順著喆苑小區內的河道來回穿梭。一根約4米長的竹竿放在船上,船頭還坐著一名中年婦女,裹著頭巾,右手不斷地從水中拽起魚網,左手則把一條條10厘米不到的鯽魚從網上“摘”下來,扔進魚簍。
過了一會,喆苑里走出一對老年夫婦帶著孫子,看到河里有人捉魚,于是他們就靠在河岸護欄上,向船上人打招呼。價格很快敲定,船上男子俯身拿出準備好的塑料袋,裝了半袋遞給岸上買家,同時接過對方的10元錢,然后繼續在河中游蕩。“你們在河里打漁,有捕撈證么?”記者問。“船上沒有魚。”船家答非所問。“有沒有撈著大魚呢?”記者接著問。“聽不懂你說的話。”這時,船上男子已調轉船頭,走了。
據附近居民講,隔三差五都會有人在這里打漁。一般情況下,這些人會趁著夜色,偷偷地在河道上鋪設一種俗稱“百腳網”的捕魚工具,然后第二天大清早來收網。記者注意到,這種魚網展開以后有數10米長,網上布滿線圈,只要觸到,無論大魚小魚都是“有進無出”。
河水變清了,魚卻沒有了
隔著一條馬路,記者隨后來到思賢公園。龍興港橋下的河面上,幾只水鴨左顧右盼,游來游去。
龍興港的河岸上,不少釣魚的人都說,河水變清了,魚卻沒有了。為什么?因為,一張張魔網會讓夜間本應平靜的河面不再平靜。
據介紹,捕魚的絲網分為兩種,小的落水1米,網羅小魚;大的落水3米,基本能觸到河底,放掉小魚,捉住大魚。
其實,小魚也是無法幸免的。業內人士透露,有一段時間凌晨后,有兩三個人鬼鬼祟祟劃著一條船,在不到300米河段上布設一道道“防線”。然后,他們拿著一根綁著電線的竹竿,通上電源,在河面上來回攪動……
大魚、小魚、蝦、蚌……所有具有生命氣息的河中之物,全部在竹竿落水的剎那間定格。
一個小時不到,河面上幾道絲網中間已經聚集了所有翻“白肚”的魚蝦,幾個人分揀,打包,裝車,揚塵而去。
昨天清晨,當記者再次來到思賢公園同一地點時,遇到一名打漁歸來的人。“收獲怎么樣”記者問。“虧了,4張絲網,1張40元,啥魚也沒撈著。”他有點兒垂頭喪氣。“沒用電家伙么?”記者再問。“哎,用這也不行,一句話,這里沒魚了。”
記者隨后又來到施賢橋段,附近的喆苑小區門口貼著漁政部門通告。內容顯示:未依法取得漁
業捕撈許可證擅自進行捕撈的行為均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違法行為。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