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和右肩夾住一根筷子,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敲擊鍵盤,完成每天的編輯工作。方松街道殘疾人陳侃就是憑借這樣的堅強毅力,成為了某知名網站的編輯。他四肢僵硬,語言不清,重復腦癱且沒上過一天學,卻用下巴“磕”出了一片天,完成了自己“蝶化”的過程。
自學電腦操作
1997年,陳侃有了一部小霸王926型中文學習機,開始練習打字。沒上過一天學的陳侃不懂漢語拼音,就根據鍵盤上五筆輸入法的偏旁部首試著練習,父母則在一旁把學習機的說明書一頁一頁地翻給他看。就這樣,陳侃根據編碼規則反復練習,終于掌握了五筆輸入法。
那時,上海教育電視臺有一檔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辦公自動化教學課程,陳侃便跟著電視節目學,為以后使用電腦打下了基礎。
19歲生日過后的第一個周末,陳侃的父母終于淘來了一臺IBM386型電腦,這樣一臺“老古董”,竟讓他興奮了好幾夜:“先前通過電視學習的課程,終于可以在電腦上操作了。”
可好景不長,這臺“老古董”兩周后就“罷工”了。直到2000年初,陳侃再次擁有了一臺IBM486型電腦,他的電腦學習才算走上正軌。
打開“網絡之門”
能熟練操作電腦后,陳侃“走出家門”,進入了無限廣闊的網絡世界:看新聞了解外面的世界;QQ聊天認識更多的朋友;嘗試著在網絡上寫下了小說《陰陽群俠》;為父母在網上購物……
一次網上購物的經歷,改變了陳侃的人生走向。那次網上購物時,陳侃被釣魚網站騙走了近900元,這讓他心疼不已,也促使他萌發了在網絡上找工作的想法:“網絡里的交易足不出戶,我是不是也可以在網上把被騙走的錢通過努力再賺回來呢?”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陳侃瀏覽著各大網站的信息,終于在一家國內知名網站上找到了一份發布信息的差事——每天在網絡上尋找新信息發布在網站上,每月以發布的信息量按條計算報酬。
工作“麻煩”不斷
發布信息,這在普通人看來點點鼠標就可以的工作,對于手腳僵硬、只靠一根筷子操作電腦的陳侃來說卻是困難重重。
陳侃只能先把整個網頁全選,再復制進自己的后臺編輯框,然后再一點點地刪除無關內容,如果無意碰了刷新鍵,一切則全功盡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侃先是分析了新聞來源網站的源代碼,又編寫了一個過濾腳本,把所需要的內容從網頁中提取出來,自動過濾掉廣告和無關內容。這樣一來,每篇文章的處理時間由一個小時縮短到了幾分鐘。
經過半個月的試用期后,他和網站達成了長期合作的意向?蓭讉月之后,問題又來了。原來陳侃靠一根筷子操作電腦時,常常會無意碰到v或x鍵,這些v或x就會在標題前面或后面出現。為此,他又編寫了一個過濾腳本以避免重復按鍵而產生的錯誤。
陳侃的工作腳本運行到成熟階段時,網站的一條新規又給他出了“考題”:每條新聞都要按網站制定的版面樣式來排版。這一要求意味著得花大量時間來處理手工排版,而且錯誤率也可能大幅上升。
苦思冥想了兩天后,陳侃下決心把那個1200多行代碼的腳本徹底重寫一次。經歷了艱苦的9天之后,新工作腳本終于誕生。此后,質量監督員每當和大家討論排版質量,總會表揚陳侃。
“我的這段工作經歷對于普通人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對于我來說是段難忘的經歷。時間在繼續,我的工作也在繼續,我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戰。”在陳侃永不屈服的內心深處,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建立一家軟件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