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倉橋水晶梨”成功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今年,我區又啟動了“松江大米”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及示范區創建。
據介紹,作為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的地區之一,目前,我區約有16萬畝無公害水稻標準化生產種植面積,年產稻谷約9.2萬噸。“松江大米”在特定種植環境下造就了米粒飽滿、晶瑩半透明、表面光亮、脫水性好,米飯綿軟略粘、飯粒表面有油光和食味清淡略甜等特點,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強競爭力。
從2007年開始,我區先后在泖港鎮、新浜鎮和佘山鎮建立國家級優質水稻種植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優質水稻生產標準化示范區和佘山鎮家庭農場標準化示范區。通過示范區創建,建立健全了水稻種植的技術標準體系、生產管理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目前,全區近八成的水稻種植面積實現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通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區形成了以“三凈”、“家綠”、“禾露”、“申源”等為代表的一批大米品牌。
為實現松江大米的可持續發展,杜絕假冒偽劣,維護農民利益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區今年啟動了“松江大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申請。同時,將通過政府的有意引導、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加快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大米產業集群, “松江大米”促進 的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