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區商旅業取得了喜人的業績。據區商旅委統計數據顯示,1-6月,全區旅游業總收入達33.44億元,同比增長23.44%,游客接待總人數達到561.62萬人次,同比增長18.94%。上半年商業態勢呈現穩定增長的良好趨勢,全區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90.3億元,同比增長1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07.78億元,同比增長11.4%。
佘山度假區作用明顯
上半年,全區旅游景區(點)共接待游客521.09萬人次,同比增長20.82%,營業收入3.09億元,同比增長14.36%。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領頭羊作用明顯。
據統計,佘山度假區9家旅游單位共接待游客292.1萬人次,同比增長23.43%,占全區旅游景區(點)游客接待總量的56%,營業收入2.46億元,占旅游景區(點)營業收入總量的79.4%。其中,上海歡樂谷和上海辰山植物園共接待游客175.4萬人次,占全區旅游景區(點)游客接待總量的34%。
旅游飯店房價在下降
上半年,全區納入監測的22家旅游飯店營收3.12億元,據統計,這22家旅游飯店的上半年累計平均房價為363.11元,較往年略有下降。其中,星級飯店房價下降幅度較小,而經濟型飯店則下降較大,達到17%。大型社會旅館則相反,實現22.9%的高位增長。
房價降了,旅客多了。數字顯示,22家旅游飯店共接待住宿旅客40.54萬人次,同比略有增長。其中,艾美酒店接待住宿游客4.6萬人次,同比增長8.5%;索菲特酒店接待住宿游客3.8萬人次,同比增長9.4%。
旅行社盼望恢復元氣
受相關政策影響,旅行社經營處于低位運行狀態。部分旅行社開始探索接團業務,將外地的游客“請進來”。
上半年,全區納入統計的37家旅行社共實現營收1.29億元,降幅為34.8%。全區旅行社組團22.62萬人次,同比下降1.64%,接待20.85萬人次,同比增長3.18。“我區旅行社抵抗政策性風險的能力略顯不足,長期依靠單一客戶的缺陷不斷暴露。”區商旅委表示,轉型發展、產品升級、深挖潛在客戶、依靠市場是擺在旅行社面前的新課題。
商業增加值高位領先
我區充分利用各種節慶、賽事開展多種促銷活動,在開拓市場、優化服務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最引人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在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可比增長不到1%的情況下,全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達168.12億元,可比增長5.7%。由此,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也由2011年的32.3%上升至現在的39.2%,積極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同時,商業增加值達63.57億元,同比增長9.1%,占第三產業增加值38%,占全區GDP(429.05億元)比重的15%。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7.1億元,可比增長9.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47億元,同比增長2.4%。
商業消費在穩定增長
今年,我區消費品市場發展穩定,無論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還是重點監測的商業企業營業額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不過,從數據分析來看,商品交易市場兩極分化嚴重。上半年,全區55家農貿市場共實現成交額9.24億元,同比增長11.7%,增幅顯著。而27家專業市場共實現成交額160.37億元,同比下降15.5%,由于專業市場成交額占比較大,所以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整體呈幅增長態勢。
此外,百貨、專業專賣、汽車業態呈繁榮態勢,但餐飲業卻持續低靡。從業態上來看,我區納入監測的4家百貨類企業經營情況良好,累計實現營業額7.4億元,同比增長39.18%。包括老鳳祥在內的11家連鎖超市共實現營業額12.67億元,同比增長20%。而余天成、來伊份在內的9家專業專賣店共實現營收12.46億元,同比增長2.33%。監測的8家餐飲企業由于受中央發布“厲行勤儉節約”等八項規定等政策持續影響,同比下降幅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