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購買客戶信息,電話推銷假冒偽劣保健品,再照著事先設置好的模本應對消費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日前,松江警方在葉榭搗毀一個銷售“一氧化氮膠囊”和某品牌“輔酶Q10”等偽劣保健品的團伙,涉案金額高達200余萬元。
10元膠囊賣3860元
“李叔,公司剛從國外來了幾位專家,上次您說的身體癥狀,專家給出了幾點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消費者李先生都會接到一名自稱“小彭”的保健品推銷員打來的電話。李先生已經退休,兒女很少回家,小彭卻時不時來一通電話噓寒問暖,讓李先生很是舒心。
這天,小彭又打來電話,希望李先生購買一款原價6980現價3860元的新產品“一氧化氮膠囊”,李先生覺得有些貴,小彭便說:“今天的活動能省下3000元,這些錢省下來你平時改善下飲食,多好。”
發現李先生仍在猶豫,小彭使出了“殺手锏”:叔叔您有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一定要抓緊治療,再拖下去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生命的問題了!”
一陣軟磨硬泡,李先生糊里糊涂地買下了這盒“美國進口,5項資質認證,諾貝爾獎專利技術”的高端保健品。而遠在松江葉榭葉校路的一間門面房里,小彭愉快地放下電話——她剛剛成功把進價10元的假冒保健品以3860元的“促銷價”賣了出去。
警方搗毀41人團伙
上面的這段對話,原原本本地寫在銷售員小彭的“話術記錄”中。近日,松江公安分局刑偵支隊郭警官向記者介紹了破案的全過程。
不久前,警方在處置一起非法買賣公民信息案中注意到了位于葉榭鎮葉校路上的一家公司。該公司平時人員進出繁忙,但大門緊閉,窗戶也捂得嚴嚴實實。更可疑的是,公司老板李某曾在網上非法購買了大量公民信息。
經前期調查排摸,8月7日上午10時許,警方雷霆出動,一舉抓獲李某等41人,當場查獲用于實施網絡詐騙的網絡電話機48部、電腦主機8臺,以及20箱假冒保健品和不少“騙人話術模本”。
據銷售員孫某介紹,她于今年5月加入該公司,每天的工作就是照著話術模本“忽悠”客戶買產品,所謂的國外專家建議、公司10周年慶促銷、會員優惠等都是根據客戶反應現場編造的。通過幾個月的騙術學習,目前她每月銷售業績已達到3萬余元。
經查,李某伙同他人使用網絡、電話散布虛假保健品廣告,并將普通食品包裝成保健品后通過快遞送貨、貨到付款的方式銷售給受害人,涉案金額約200余萬元。目前涉案人員李某等25人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保健品應有“藍帽子”
如今,20箱假冒保健品仍躺在葉榭派出所里。記者發現,這些所謂的保健品都標有“能夠起到調節免疫,調節血糖血脂,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保健作用”等字樣,但包裝上既無食品或保健品批準文號,也沒有一般保健品應有的“藍帽子”標志。唯一一款印有“藍帽子”標志的產品上,標志正下方本應出現的“保健食品”四個字卻被“德國進口”所取代。
辦案民警介紹,只有取得“衛食證字”和“國食健字”雙重準入的產品才能稱為嚴格意義的“保健食品”,并獲“藍帽子”認證。沒有“藍帽子”標志的只能視為普通食品。而普通食品不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其標簽和說明書均不得宣傳保健功能和疾病治療作用。如果將普通食品當作保健品宣傳或者銷售,應屬于欺詐行為。目前,警方正繼續調查這些產品的源頭,以確認產品是否按食品生產標準生產。
與此同時,警方在對千余名被害人進行逐一回訪時發現,被害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他們中不乏退休教師、退休醫生和老干部,由于對所謂保健品的盲信,不少人被騙后仍繼續上當,并與不止一個詐騙團伙有過接觸。
松江警方提示消費者,如有藥品需要,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咨詢治療,并根據醫囑對癥下藥,或到正規的藥店進行購買,切勿因偏聽偏信網絡、電話推銷,盲目購買不加任何認證的保健品,造成病情延誤,遭受更大的身體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