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葉、嫩芽。陽春三月,佘山茶樹吐綠,第一批明前“蘭茶”開采。
走進茶園,滿山坡綠油油的茶樹被工人們修剪得十分整齊,一行行,一列列,層層疊疊,像綠色的波浪綿延起伏。前天一大早, 歲的馮59年年就系著頭巾、帶著竹筐上了西佘山,開始采摘第一批佘山“蘭茶”。在離葉尖一厘米的地方輕輕一掐,細嫩的茶芽兒就到了采茶女的手中。在茶樹間穿行,竹筐里的鮮茶也漸漸多了起來……忙碌了一整天,馮年年和其余20余人共采得鮮茶7.45公斤左右。
這些鮮茶經晾曬處理后,可炒制出約1.86公斤干茶。“采茶的標準是一葉一芽。”茶園負責人介紹說,鮮茶要經過晾曬、烘干和翻炒等多道工序,才能炒出色、 味俱全的香、 “蘭茶”。據介紹,佘山茶樹的母本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杭州梅家塢引進的,經過數十年的改良,加上佘山良好的土壤、氣候和濕度條件,產出的茶葉形成了本地特色。今年受前期“過山車”氣溫的影響,采摘日期比去年推遲了一周左右,預計整個采摘期將持續45~5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