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實施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以來,企業注冊登記門檻降低。歷時三個月,松江企業登記總量達1.1萬件,同比增長45%。其中,新設企業達4140戶。截至5月末,全區市場主體總量已近11萬戶,戶數及注冊資本較去年末增長10%以上。工商松江分局近日公布了這份“成績單”。
寬進嚴管未現“皮包公司”
改革方案取消了特定行業以外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及股東首次出資比例限制,企業登記無需提交驗資報告,登記門檻降低、效率提高,改革措施迅速轉化為投資創業動力,使得改革首季登記業務量大幅增長。那么,會不會由于門檻降低,而出現大量的皮包公司呢?工商松江分局相關負責人坦言,新政實施后,分局在加強信用管理、監管執法及落實寬進嚴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區尚未出現公司注冊資本畸高畸低現象。
據統計數據分析,新政實施首季,全區企業登記總量達1.1萬件,其中新設企業4140戶,日均約60余戶。新增企業投資主要集中于房地產、投資行業和批發零售業,沒有出現所謂的“零元公司”、“1元公司”。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后,注冊資本可以先認繳0元、1元或100元,而其余資本則要在一定期限內認繳完畢。以一家注冊認繳資本為1000萬元的公司為例,若公司開始僅認繳10萬元,其余注冊資本按照公司章程約定50年繳足,但實際經營過程中該公司只經營了5年就經營不下去需要注銷,注銷之前需要清算,而在清算前必須足額繳納認繳資本,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為確保區域主體市場的穩定,工商部門也將依法執行重點行業準入把關,繼續對金融機構及事關民生權益、社會穩定的勞務派遣、直銷經營、經紀典當等行業的注冊資本、登記事項嚴格把關。
服務靠前轉變監管方式
新政實施三個月以來,工商注冊登記窗口的業務咨詢量逾2.6萬件,日均受理500件。面對激增的業務量,工商部門主動跨前服務、特事特辦,取得了良好成效。
除了安排資深注冊管理人員負責前臺咨詢,給予“一口清”引導服務外,工商部門還配置了自助服務設施,主動分流等候人群。同時,還延伸窗口至招商服務一線,組織園區、企業工作人員培訓操作細節,并利用周末走訪經濟小區,指導辦證人員規范登記材料、加強企業宣傳。此外,工商部門還特事特辦,靈活辦理。比如,在萬達廣場開業前,注冊大廳、屬地工商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集中登記廣場內經濟主體近百戶。
新政實施后,市場管理方式轉變為“寬準入嚴監管”,更加注重信用監管、社會共治。因此,工商部門在狠抓服務的同時,不忘積極轉變監管方式。今年1至5月份,工商已累計為全區69家企業出具了無違規證明,支持誠信企業增發債券、上市融資,同期駁回了28家問題企業相關申請,并與司法部門協作,清理失信“黑名單”,凍結股權266戶、限制準入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