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模擬“魚缸”里,號稱“天下第一美味”的松江四鰓鱸魚一展真容。國慶期間,“松江鱸科技文化巡回展”第一站走進醉白池公園轎廳,引得不少游人圍觀。
“這個魚真的有四個鰓嗎?”一對祖孫在轎廳的展缸看完魚后,又到展板前,認真讀起了有關四鰓鱸魚的小故事;顒蝇F場,有位年近九旬高齡的老婆婆慕名前來。見到松江鱸,她興奮地說:“我吃過松江鱸,我97歲的老哥哥也吃過。”說著,她臉頰泛起了紅潤,一副自豪的神情。
展廳內,來自松江二中的學生志愿者緊張忙碌。有的在展板前深情講解松江鱸的逸事,有的在展缸旁認真介紹松江鱸的習性,他們笑臉相迎游人到來,文雅相送游人離開,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十月菊黃蟹肥,正是品四鰓鱸的好時候。上海復旦大學科學院教授王金秋介紹說,松江四鰓鱸魚肉久烹不老,冷時不腥,鮮嫩無比,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民間傳說中,無論是下江南的乾隆皇帝,還是游歷至此的文人墨客、江湖豪杰,只要來到松江,必定要品嘗一番松江鱸的絕美滋味。然而,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松江鱸曾因生態環境的變化,而一度絕跡。歷經多年的技術攻關后,才使其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
“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讓松江鱸游遍松江各大景點,和更多市民游客見面。”上海四鰓鱸公司負責人楊繼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