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瘦瘦,為人謙和,比很多同齡人多了一份內斂與穩重,在文匯路一間約70平方米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27歲的徐凡。2012年,他和4名同學共同創立了上海藍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個由“80后”、“90后”組成的團隊,今年拿下了2200萬元的銷售額,并在全球創業周中國站雛鷹獎評選中獲年度優秀天使基金項目獎。
從國際貿易到電子商務,再到智能家居,和很多創業者一樣,徐凡稱自己是個不安分的人。
年輕,所以敢于嘗試
2010年大學畢業后,徐凡來上海打拼,入職閘北區一家世界500強做銷售。“拿著頗豐的薪水,但那時候感覺已經看到了10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不甘于此,所以想出來闖闖,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2012年1月,徐凡和同在上海打拼的同學,湊了60萬元啟動資金,走上創業之路。
為了節省開支,最初公司辦公地點選在閘北區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學生宿舍。5個年輕人利用工作時積累的點滴人脈,幫小家電企業做網上店鋪的代運營和積分規劃。不久后,徐凡得知松江有大學生創業園區,松江大學生創業基金會還為創業者提供免費場地、配套資金等支持,他的團隊便果斷決定來松江大學生創業園區安家。
經過努力,2013年,公司銷售額達到了700萬元,“做得還不錯,但傳統電商難以做大,兩年摸索下來,我們意識到,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中國的智能家居市場正在快速向集合了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3.0版本升級,潛力巨大。”于是,徐凡和他的團隊嘗試將公司的主營業務從傳統電商向智能家居轉型。
今年5月份,公司注冊智能家居品牌“藍帝詩”,并在9月份推出了空氣凈化器,內置智能芯片,全國首創PM2.5顯示。用戶通過手機APP,不僅能操控凈化器,還能隨時隨地實時掌握空氣凈化情況。公司還將對用戶日常使用形成的數據進行分析,為用戶提供一套最佳的使用方案。“用手機開關家里的窗簾等,這只是智能家居2.0時代,智能家居3.0結合了物聯網和大數據,通過用戶數據的收集、后臺數據分析,可以為客戶提供詳細方案,通過改變日常習慣來減緩衰老或者預防疾病等等,提升其生活品質。”
徐凡口中的3.0版本智能家居產品不但有感知、學習、探測能力,還有分析、判斷、反饋功能,能根據用戶的年齡階層、興趣愛好、生活習慣以及住宅環境等基本信息,精準呈現有針對性的內容,通過簡單方便的交互方式,迅速提供人性化服務。
自知,故能揚長避短
我們的優勢和不足在哪里?創業路上,徐凡和團隊的伙伴們常常這樣自問。智能家居產品技術和生產要求都較高,目前公司不到10個人的團隊力量顯然不夠,于是他們就想到了資源整合,與國外智能家居產品芯片制造商合作攻克技術關,與國內家居生產廠家合作,確保產品生產。
一個在初創期的品牌沒有任何知名度,用戶憑什么買你的賬?徐凡和伙伴們顛覆了傳統的買賣模式,由買賣變為體驗,“用戶可免費體驗30天,押金1999元。產品沒效果、不喜歡或者不好玩等任何理由都可退貨。倘若客戶不埋單,那也將為我們產品升級提供寶貴意見。”
目前,松江地區有700多個“百姓義工”志愿者家庭正在體驗首批藍帝詩空氣凈化器。徐凡介紹說,他們接下來會根據用戶反饋的情況,進行產品升級,12月底,新一代凈化器即將推出。明年,他們還將推出包括智能水壺、水杯、馬桶等共8款智能家居產品,目標銷售額是1億元。
無論初衷是為了自由還是前途或者“錢途”,很多創業者都有一部辛酸史,但徐凡說:趁年輕,“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累也不苦,創業讓我們成長得更快,而且我們更愿意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