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不足150人的小微企業,卻把自家的產品裝到了太原、酒泉、西昌三大衛星發射基地的相關系統上。同樣是這家小而精的上海辰竹儀表有限公司,在國外產品壟斷國內防爆安全儀器儀表市場的形勢下,拿下了國內市場10%的份額。“市場總量小,技術難度偏高,行業發展缺乏動力,防爆安全儀器儀表市場過去一直被國外產品壟斷。”辰竹儀表公司董事長王竹平說,至今國外產品仍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源泉,這成了辰竹儀表的立企之本。在辰竹儀表140多人的員工中,研發團隊就占到了30%,其中中高級工程師占50%;公司每年將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
以研發為基礎,從2002年成立到2008年,辰竹儀表已躋身國內同行前列。公司的隔離式安全柵、隔離器等產品被應用到全國各大衛星發射基地。然而,面對市場容量的瓶頸,如何繼續做強做大,這讓王竹平有了新的思考。2008年,王竹平在德國一次考察中找到了答案:“當時我們人均產值才50萬元,但是國外同等規模的同行卻能達到100萬元。”這種差距讓王竹平大吃一驚,而背后的關鍵,就是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
于是,在王竹平推動下,“兩化融合”成為辰竹儀表的發展戰略。與很多企業直接購買一套OA信息化管理軟件投入使用不同,辰竹儀表將購置的軟件管理系統進行深入的“二次開發”,并成立信息管理部,每年投入百余萬元用于信息化建設。 下轉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