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小鎮1044號,透過玻璃窗上“3D打印創意工坊”幾個高低起伏的貼字,形態各異的立體人像,擁有花朵等造型的小禮品吸引著過往游人駐足,這些展示產品全部由工坊負責人胡勝良和妻子冬冬通過3D打印而來。
從門外漢到3D打印通
在涉足3D打印之前,出生于1981年的胡勝良曾從事過技術研發、銷售等不同行業。但不管從事什么行業,胡勝良下班回家最喜歡泡在自己的“DIY工作室”里,說是“工作室”,其實是家里一個幾平方米的小倉庫,里面堆滿了他投入十幾萬元淘來的“寶貝”——車床、銑床、CNC等設備,他喜歡在這里自己摸索制作機械臂、飛機模型等。胡勝良坦言,從小他的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就比較強。因為“我從7歲開始就常常跟著父親在鋸條生產車間內玩耍,感覺生產線上的各種設備比小朋友的玩具更有趣、好玩。”
2010年的一天,胡勝良無意間看到一條新聞:美國已經制造出全球首臺3D打印的汽車。而他了解到,當時國內的3D打印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他異常興奮起來。從此,所有業余時間,他都用在了查閱3D打印技術資料、自己嘗試組裝打印機……
去年1月,胡勝良決心辭職,正式進入3D打印領域,有了前幾年的積累,他這個“門外漢”有了些許底氣,但這還不夠。他又用了4個月時間,幾乎每天18個小時都悶頭泡在工作室里,反復嘗試研發組裝各類設備,并嘗試用自己研發的設備掃描打印人像。“失敗了,重新來過,又失敗了,再重新來過,經過4個月的反復嘗試失敗,一直到去年4月上旬,感覺自己幾乎要崩潰了。”走出工作室后,胡勝良決定帶著家人自駕去廈門旅行兩周;丶液笏种匦屡菰诠ぷ魇依,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天,他就用自己組裝的成本只有幾萬元的設備,打印出了市面上幾十萬的打印機才能打印出的3D人像效果,而且他所用材料成本不足百元。這次的成功給他增添了信心,之后他又陸續嘗試各種不同材料不同設備進行3D打印。
讓3D打印“高貴不貴”
去年10月,胡勝良和妻子來到泰晤士實景片場投資的3D打印創意工坊內,負責工坊運營管理。
除了掌握了國際上多種主流3D打印技術外,胡勝良還嘗試將傳統手工工藝和高端的三維掃描、3D打印、3D激光和CNC技術等各類技術結合為一體,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有效的定制解決方案。不久前,一款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的展示車生產商驅車來到創意工坊,因為展示車的車鑰匙在展示時常有丟失的風險,為此,生產商需要定制一款鑰匙鎖。胡勝良當即掃描建模給出了解決方案,并花費了3小時左右時間打印出了鑰匙鎖樣品,生產商現場即下單。另外,胡勝良夫婦目前還在為美國環球設備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等多家單位批量定制3D打印產品。
除了一些工業化的用途外,胡勝良夫婦還希望將3D打印帶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中,讓3D打印能夠真正做到“高貴不貴”。他還自己組裝打印機并且出售,售價最低僅一兩千元。這兩天他們已與一家大型的3D打印筆生產商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對方將其3D打印筆體驗店落戶在3D創意工坊內并開展3D打印筆的培訓課程。胡勝良告訴記者:“只要368元買一支3D打印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神筆馬良’。”
據了解,胡勝良還與松江大學城部分高校進行合作,讓學生們來工坊內接受培訓、實踐。下一步,還計劃在松江成立首家3D打印交流俱樂部,為業內工程師、企業及有興趣、有需要的人士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