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鎮近日發生了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事件。該鎮村民70歲的老高因聽信吃蟾蜍可治療皮膚病的民間偏方,在一口氣吃下3只蟾蜍后,導致中毒,出現嘔吐、頭暈、休克等癥狀,隨后被送往醫院急救。
原來,老高患有多年的皮膚病,久治不愈,他常為此煩憂不堪。不久前,他聽信別人介紹說,吃蟾蜍不僅可以清除體內毒素,且對治療皮膚病有奇效。于是,病急亂投醫的老高將3只蟾蜍燒煮成湯后口服。誰知在服用僅1小時后,他立即出現了明顯的中毒癥狀,甚至一度出現休克狀態,心率每分鐘僅30至40次,生命垂危。于是,家屬緊急將其送往該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經搶救和補液洗胃處理后,目前正在區中心醫院重癥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治療。
俗稱“癩蛤蟆”的蟾蜍,其卵、腮腺和皮膚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種毒性物質,燒煮不能破壞或消除其毒性。從它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雖是緊缺藥材,但也是一種神經性的毒素,能直接影響心臟,對消化道及中樞神經產生嚴重損害。據中心醫院醫生介紹,食用蟾蜍后一般在30至60分鐘內發生中毒癥狀,主要表現頭暈、惡心、嘔吐,嚴重者還會導致昏迷,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因此,一旦誤食蟾蜍中毒應立即催吐,皮膚染毒也要迅速用溫開水沖洗,并盡快到醫院處理,“吃蟾蜍能治療皮膚病、癌癥等民間傳說無科學依據。建議市民不要食用蟾蜍,處置不當很容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