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同濟大學翼馳車隊將出征世界大學生方程式大賽日本站,他們戰車上的近百個3D打印零部件幫助車身減重約8%,這些3D打印零部件全部由位于漕河涇松江新興產業園的上海悅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制作。而這只是悅瑞科技數數萬件3D 打印產品的冰山一角。
公司總經理張國良透露,未來3年,悅瑞計劃通過自主建造或與合作伙伴共建的方式,在全國織就頗具規模優勢的3D打印網,布點多個打印中心,預計近百臺打印設備會接入打印網,屆時產值將達數億元。
“十年磨一劍”
最近兩年,國內3D打印市場爆發式增長,諸多3D打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與這些“后來者”相比,悅瑞科技可謂是一枚“行業老兵”:核心團隊自組建以來,已在增材制造領域摸爬滾打十多年,積極開展美國Stratasys、3DSystems、德國EOS 等知名國際品牌3D打印設備進口貿易與服務,對各種3D打印技術、產品以及市場需求等有相當的資源積累。
2010年,團隊開始向3D打印綜合服務商轉型,發力與探索3D打印技術產業化應用。目前悅瑞科技已經成功打造了一支專業的3D打印應用領域技術研發與生產管理團隊,在設計優化、數據處理、加工制造、后處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在設備操作以及質量控制等環節擁有核心的技術與超強實力,已經申報多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
近年來,3D打印技術浪潮已經席卷各行業,悅瑞科技瞄準的是工業級3D打印領域這個接近千億級的市場。2013年,公司開始建立全國領先的高端3D打印服務平臺,打造了龐大的3D設計庫,其中包含了數萬件工業產品。公司立志成為以3D打印應用開發為核心,集設計、分析、制造、精密加工等為一體的“一站式”3D 打印解決方案服務商。
“好風憑借力”
“根據規劃,未來3年,公司將在全國多個城市布局近多個3D打印中心,沖刺產值每年翻一番的目標。”張國良透露。對于悅瑞科技這樣一支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的年輕團隊來說,除了自身積累,更要有“好風憑借力”的智慧。
為此,公司已聘請國內外知名的3D打印專家作為公司的技術帶頭人;積極推進與全球領先的3D打印技術巨頭--德國EOS及比利時Materialise共建3D打印應用技術創新中心;計劃與上海材料研究所共建3D打印材料實驗室,共同研發金屬材料及工藝。公司還正在與相關科研機構及高校探索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合作方式。
目前悅瑞科技與排名前100位的全球汽車零部件廠商中的30多家建立多層次合作關系;還與通快、海爾、海信、3M、ABB、博世、強生、飛利浦、西門子、三星、富士康、聯合利華等開展廣泛合作。
除工業領域之外,悅瑞科技目前還計劃在醫療、軍工、創意產品等領域加大投入。未來,公司還將在硬件、軟件、材料、設計等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布局,力爭成為上海乃至全中國3D打印行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