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本區農民工工資支付相關數據近日出爐,企業拖欠工資案件88起,同比下降27%,但涉案金額超過上年。歲末年初,區人保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對企業欠薪情況加強執法檢查。
記者從區人保局獲悉,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案發生頻率較高,影響較大。從查處的案件來看,2011年至2014年,涉及的案件數、人數以及金額,數量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1年,查處案件數、涉及人數和金額分別為64起、4031人、1253.1萬元。至2014年,對應數據上升為121起、8306人、4468.8萬元,每年案件數增長20~30起。2015年,查處的企業拖欠工資案件相對減少,為88起,涉及人數4859人,金額4598.4萬元。據區人保局勞動監察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2015年全年總體案件數減少,但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元旦、春節前后,是拖欠工資行為的高發時段。近幾年,因拖欠工資糾發的群體性案件每年都在20起左右,平均人數都在50人以上,且案件規模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的態勢。
據了解,從近幾年查處的拖欠工資案件來看,呈現出一定的特點。在發生拖欠工資案件的企業中,租賃經營企業占比較大。租賃廠房生產經營的企業關閉或老板逃匿后,大多數企業都資不抵債,造成拖欠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無著落。而建筑行業案件處置難度大,在建筑領域,無論是在建工地還是內部裝修裝潢公司,承接工程后,多數都是層層轉包,使得真正一線工人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工資拿不到、發生工傷無人管等現象時有發生,給政府部門處置問題帶來較大困難。同時,勞動者維權手段也存在過激現象。大多數勞動者法制意識比較淡薄,維權意識又很強,部分勞動者在個別人的挑唆下,維權方法簡單欠妥,甚至極端,從而演變成大規模上訪等群體性事件。
區人保局透露,2015年在全區推動疑難案件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與公安建立了規范的移送流程和文書,并將上海竹筠針織時裝有限公司欠薪案件進行了移送,該案涉及73名員工2個月工資共計23萬元,法定代表人陳雪芹及經營人劉建如隱匿,催告期滿,但該單位無正當理由仍逾期未履行。區人保局以老板存在涉嫌逃匿的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報酬的行為,移送公安部門,目前公安機關
正在查處。
為保障工人能足額領到工資報酬,區人保局加強工資支付政策宣傳,勞動保障監察員主動上門宣傳政策法規、提供咨詢服務,提高農民工法律意識,同時促使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并大力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春節前還將牽頭開展建筑行業工資支付專項檢查,聯合相關部門通過事先排模,鎖定檢查對象,各部門間配合密切,使得行政執法發揮更大效能和威懾力。此外,對群眾投訴舉報存在拖欠工資的單位,加大監控和督查力度,合理調整檢查進度和時間安排,及時依法處理,做到發現一起,及時查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