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保健,是預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婦幼保健的第一關口。15年前,我國將強制婚檢改為志愿制度,婚檢率一度滑坡。
近日,來自松江區的數據顯示:松江區連續8年婚檢率位居全市第一,2012年至去年,婚檢率基本維持在80%,遙遙領先于其他區域,出生缺陷逐年小幅下降。松江區婚檢率是如何行之有效的?
松江區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快,將婦幼保健服務融入大健康政策,以婦女、兒童等人群為重點,堅持“大健康、大衛生”理念是區委、區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婦幼保健第一道關,婚檢是關乎優生優育的重要舉措,婚檢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家庭的幸福的和出生人口素質。”松江區衛計委主任李正說。
區婦幼保健所內,一串頗有說服力的數據:2012至2017年,區內婚檢率分別為85.15%、83.44%、77.50%、75.67%、64.34%、69.23%。今年1至10月,婚檢率平均為79.59%。“2003年取消強制婚檢后,我們也曾一度跌落谷底,婚檢率僅為3%有余”,常務副所長楊青直言。此后經過強化宣教等,婚檢率曾提升至12%有余,但與理想中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轉機發生在2005年。當年,松江區婚檢點搬遷至區行政服務中心,由區政府協調,民政、婦聯、衛生多部門達成一致、攜手合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良好合力最終促成服務流程的徹底改造:三位一體“一門式”婚檢服務,實現了婚姻登記+婚檢相結合,婚檢+孕檢組合式服務;闄z處同時探索延伸婚檢時間——“早上提前上班、中午不休息”,確保為新人提供全時段服務。婚檢還配備13名志愿者,讓服務更規范化、人性化。
來到松江區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婚姻登記處紅色燈籠高掛,紅色沙發橫臥,一派喜氣洋洋。90后黃小姐與男友當日喜結良緣,辦好登記、拍好照片,完成人生大事。志愿者隨即引領新人,“婚檢、孕檢就在前方區域,我帶你們一起去!”
走過紅色婚姻登記處,便是粉紅色的體檢處,婚檢分男賓、女賓室,同時還設有咨詢問診室;闄z醫生周勤華告訴記者,“每到好日子,例如520、七夕、情人節等,婚姻登記的新人人數倍增,婚檢人數也水漲船高,我們會調配好人手,讓新人享受便捷、周到的婚檢服務。”此外,松江區婚檢處每月派駐一位專家進行現場咨詢,為在婚檢中檢出異常、或有家族史的檢查對象免費開展優生咨詢。
黃小姐這一對新人,全部完成婚檢后,松江區婦幼保健所諸紅醫生,代表婚檢處送上“大禮包”——紅彤彤的大禮包里,有兩個圍裙,意喻婚后夫妻共同承擔家務;幾支驗孕棒和一些避孕套。“從2016年起,婦聯、衛生協作,設計出大禮包以此鼓勵更多新人積極配合婚檢。”諸紅說,“我們還人性化地融入孕檢項目,如果新人有半年內孕育新生命的計劃,婚檢處可一并完成孕檢項目,既方便又省事。”
一系列以人為本的舉措“落地開花”后,從量變到質變漸漸凸顯,F有統計發現,松江區內受檢人群的健康素養從65.4%升至91.7%,婚檢知曉率也隨之水漲船高。區內居民對婚檢的滿意度從71.5%升至95.7%。
婚檢“前序關口”把守,為后續婦幼保健夯實了基礎。據悉,自2016年、松江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區”,婦幼健康核心指標不斷優化。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未發生孕產婦死亡,嬰兒死亡率控制在歷史最低水平。2018年至目前報告搶救危重孕產婦58例,未發生孕產婦死亡。此外,全區還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建立無縫銜接的對口會診,確保區域內危重新生兒會診、轉運與搶救綠色通道有序暢通, 今年至今轉運38例危重新生兒,好轉痊愈率為94.74%。
據透露, “未來我們還將通過一系列措施,持續鼓勵區域婚檢率上升、為優生優育把好第一道關,同時夯實婦幼保健基礎,讓區內婦女兒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