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越久,就越能感受到在這里生活的便利。”今年68歲的金泓是方松街道陽光翠庭小區的居民,2016年,她從市區搬來松江,如今已在此居住了5年。
“當時是看中了松江的環境,綠化好、空氣好,周邊還有兩所不同級別的醫院,不管乘車還是步行,15分鐘都能到達。”來到松江后,金泓慢慢地發現自己住在了一塊“寶地”上。“在我們住宅區域的周圍,東有開元地中海商業廣場,西有東鼎購物中心,北有東明餐飲廣場,南有供居民晨練的中央公園步道,樓下還有一條300米長的陽光商業街,超市、藥店、手機店等應有盡有。不管是買菜、購物還是休閑,不到15分鐘就能到達這些地方,太方便了!”金泓說。
作為一名美食愛好者,金泓同樣擁有滿滿的幸福感。“小區門口新松江路這一帶的小吃非常多,如果每天吃一樣,一個月可以不重樣。”對家門口的美食,她如數家珍,“上海的小楊生煎、紅寶石蛋糕,四川的海底撈、延邊的豐茂烤串、西北風情的張拉拉蘭州牛肉……太多太多了。”
商圈在身邊,這讓不少像金泓一樣的松江居民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小松從區經委了解到,目前松江已建29個商業中心,遍布新老城區。其中,城市級商業中心一個,為松江老城商業中心;地區級商業中心4個,分別是松江新城商業中心、國際生態商務區商業中心、永豐街道商業中心及九亭站點商業中心。此外,還有社區級商業中心13個、鄰里級商業中心11個,以及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和泰晤士小鎮兩個專業型商業中心。
“‘十三五’以來,松江大力推動優質商業設施建設,保利悅活薈、九亭金地廣場陸續開業。今年上半年,佘山寶樂匯、g60科創云廊商業中心相繼開業。下半年,萬科印象城、樂都商業廣場也將陸續與大家‘見面’。優質商業體的導入將進一步豐富松江商業供給,提升松江居民的感受度。”區經委服務業促進科工作人員表示。
實際上,商圈不僅為市民帶來了購物的便利,也豐富了大家的生活。今年“十一”假期,開元地中海商業廣場內舉辦的“我們的舞臺我們唱”活動邀請了松江本地的百姓明星,帶來了阿卡貝拉、舞蹈、器樂、戲曲、小品等類型的節目,既為市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也為周邊居民帶來了一場“文藝大餐”。
“我們平時和周圍商圈溝通互動比較多,商家也非常愿意和我們一起辦活動。”陽光翠庭居民區負責人告訴小松,他們經常組織居民去商圈,參加親子活動或主題活動,居民對此深表歡迎,“我們也會邀請商家來小區參加公益活動,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體驗到高質量的服務,比如牙科及眼科檢查、理發、足浴等服務,以及創意畫、公益集市等活動。”
“十四五”期間,松江還將進一步優化商業設施布局。“要賦予不同商業中心以不同的主題功能,圍繞功能定位,確定業態結構比例;圍繞市場需求,動態調整業態結構。”區經委服務業促進科工作人員表示,后續還將推動廣富林文化遺址商業街、倉城中山西路商業街、泗涇下塘老街等特色商業街區的創建,推動泰晤士小鎮、大學城文匯路商業街等街區的提質升級,讓松江居民的購物生活向著更高質量、更高品質邁進。
文字:周丹丹
圖片:周丹丹、資料圖
編輯:韓佳怡
上觀號作者:上海松江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