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第一家企業入駐松江方松街道,到2016年將上市公司遷回松江,再到如今在松江注冊企業多達18家。為何平均每年選擇在松江注冊一家企業?上海綠庭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注冊在松江,是不二選擇;扎根G60,就能甩開膀子放手干。
部門放權 制度交易成本低
“時間就意味著成本,流程越精簡,辦事越方便,企業就越受益。”綠庭集團黨支部書記楊蕾說,在與松江相關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她越來越能感受到松江“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
2020年,綠庭集團重點布局長三角,拓寬市場業務。當年6月,集團謀劃在安徽合肥成立全資子公司。當得知在松江區行政服務中心就能跨省異地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時,楊蕾第一時間準備好了材料。“剛開始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以往必須帶著相關證件到當地辦理。”楊蕾回憶道,2020年7月6日,集團拿到了安徽合肥全資子公司營業執照,從申請到拿證,前后不到一周,速度之快令人驚喜?焖倌米C讓集團捕捉到了商機,新成立的安徽合肥全資子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參與了國內某大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債權公開拍賣,并成功中標,標的債權的中標金額達1.58億元。
2021年,綠庭集團遇到了難題,集團在松江辦理一項文件時需要集團高管和相關合作伙伴共同簽字。“高管在北京,兩名合作伙伴分別在上海和西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難碰頭,郵件寄送周期長,還容易出錯。”楊蕾向區市場監管局表達苦惱時,得到了意外的解決方案:對于通過電子認證、提交申請和電子簽名的電子文件,登記機關可以直接在網上完成受理、審查、核準等手續。“‘一網通辦’很便利,越來越多事項實現了就近辦、集成辦、極簡辦,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不斷降低。”楊蕾表示。
屬地跨前 貼身服務舉措暖
仔細觀察綠庭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和子公司注冊地,不難發現全都集中在方松街道。“方松街道會緊貼企業的發展步伐,提供精準的服務,困難的時候,還會伸手拉一把。”楊蕾不吝贊美之詞。
讓楊蕾記憶猶新的是2019年,集團計劃成立一家具備投資管理資質的公司,但相關政策對投資管理類別不斷收緊。“政策無疑增加了企業合法開辟投資管理類別的周期,我們找不到解決的途徑。”楊蕾說,方松街道得知企業訴求后,主動找上門,幫助企業和市、區相關部門溝通協調。2019年3月5日,綠庭集團成立上海綠庭郎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填補了集團相關領域的空缺。
除了在困難時搭把手,方松街道在日常政策宣貫中更是做到了及時高效。“前不久,上海試點在‘五個新城’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政策。政策剛出臺,我就收到了街道營商辦發來的摸排信息,問詢企業需求。”楊蕾說,今年企業恰好有相關需求,這種一直在線的溝通模式讓企業感到很安心。
戰略聚集 企業發展前景廣
如今的松江不僅有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生態和一流的營商環境,更有國家戰略和區域性戰略的匯聚。“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重大平臺極大便利了九城市企業交流合作。”楊蕾說,集團前不久參加九城市的資產推介會后,又參加了多個業務沙龍,與上下游企業建立了穩定的伙伴關系。
松江新城建設的全面推進也為綠庭集團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目前,北靠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南臨中央公園的綠庭廣場項目正處于最后的設計優化階段。“主要是布局高端商業,打造面向長三角的創新型企業總部經濟。”項目相關負責人薛棟說,綠庭廣場總投資18億元,總建筑面積近23萬平方米,擬建三棟近百米高的辦公樓、一座五星級酒店,以及一些長租酒店和部分商業配套等。
“從1999年第一家企業上海綠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入駐方松街道,到2016年將上海綠庭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遷回松江,再到如今在松注冊企業多達18家,2021年實現年利稅1.5億元,我們相信,駐足松江,就一定能揚鞭四海。”楊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