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來滬打零工謀生的馬師傅的生活陷入困境,無奈之下,他流落街頭。所幸新橋鎮相關工作人員暖心救助,將其帶到安置點。隨后,安置點負責人陸宏春等人又根據馬師傅的從業經驗和條件,經過一番打聽對接,幫助其在附近街鎮一家物流企業找到了工作,解了馬師傅的燃眉之急。
疫情期間,居無定所的在滬滯留人員極有可能成為疫情防控中流動的“風險源”。為此,新橋鎮實施系列舉措,在落細落實相關人員查找安置,最大限度將風險人群納入閉環管理的同時,竭盡所能做好相關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防疫管理等工作。
多樣巡查實現“全量查”
東部與閔行區接壤,交通便利、產業發達的新橋鎮是典型的人口倒掛鎮,實有人口21萬人,
其中來滬人口有16萬人。因此,在滬滯留人員的安置任務相對艱巨。作為這項工作的牽頭部門,新橋派出所實行“全量查、分類收、規范管”,配合相關部門設置安置點4處,目前累計安置680余人。為了實現“應收盡收”,新橋派出所將全鎮范圍內區區交界、高速公路出口、重點路段等處的22個卡點聯網成線,形成網格。
與此同時,新橋派出所向鎮相關部門借力,對轄區開展全覆蓋、全時段的街面巡邏。新橋派出所教導員姚鵬程介紹,早上7時至晚上8時是常態巡查,主要依托鎮各職能部門、志愿者和巡邏警力;晚上8時至11時為重點巡查,主要依托派出所、城管、居村委會等多股力量;晚上11時至次日7時則主要依托派出所輔助力量開展延伸巡查。此外,還通過社區民警下沉村居、視頻巡查等方式,以實現“全量查”。
靠前服務實行“分類收”
“全量查”的基礎之上,是“分類收”。新橋派出所幫助生活無著的居無定所人員,無住處的汽車司機,未落實住所的保潔、保安、保餐人員、外賣騎手,以及無居家健康監測條件的出艙、出院、出隔離點人員,分類進入流浪安置點、司機救助點、騎手驛站和返家中轉站,實施分類安置。
通過閉環管理,有效控制流動中的防疫風險的同時,新橋派出所也為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其他管理服務。其中,對于有出入要求的保供人員,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基礎上,方便其正常出入;對于“出艙、出院、出隔離點”“保潔、保安、保餐”人員,協調鎮防疫辦出具健康觀察期滿證明,幫助417人順利返回社區;對于符合規定、有返鄉意愿的居無定所人員,協調聯系戶籍所在地開具接收證明,幫助20人順利返鄉。另外,對于遭遇經濟困難、有務工需求的生活無著人員,協調鎮社保中心等推薦就業崗位,分流就業10人。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