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的路燈越來越亮,駕駛安全感越來越強,這是網約車駕駛員夏金軍近來的感受。這樣的體驗,源自松江正在逐步實施的道路照明設施節能改造,將原有的高壓鈉燈替換成了更為柔和明亮的LED燈。
根據《松江區道路照明設施節能改造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松江認真踐行“雙碳”戰略,全面推進區管道路、街鎮(園區)自建自管道路、公路(農村公路)、村內道路的照明設施節能改造,三年計劃更換LED燈具5.5萬余盞,基本實現全區道路照明LED燈具全覆蓋。屆時,從浦南到浦北、從城區到鄉村,市民都將獲得更佳的照明體驗。
點亮高品質生活之路
一窗一燈小世界,繁星萬點一座城。城市路燈不僅點亮了市民出行之路,也點亮了松江更高的城市品質。
傍晚6時13分,夜幕降臨,新松江路上的盞盞路燈一一亮起,更換成LED 燈后,光線格外明亮柔和。家住文景苑小區的余潞林吃完晚飯,帶著外孫前往方松體育公園。“亮堂了不少,城市的輪廓好像也更清晰了。”余潞林說,更重要的是,光線提亮后,出門散步更方便、安全了。
記者了解到,新松江路(人民北路—通波路)路燈為一桿四燈造型,目前88桿352盞已更換為LED燈。“我們測算過,一桿四燈改造前的高壓鈉燈是1 千瓦時,改造后是400瓦時,每桿燈一年可節約用電2600千瓦時。”道路照明設施養護項目經理施明云介紹說,新型LED燈的顯色指數是高壓鈉燈的3到4倍,可以有效提升視覺清晰度,提高道路照明質量。
截至目前,松江已完成沈磚公路(青天路—辰山塘橋)、樂都路(玉樹路—環城路)、春九路(莘松路—春申塘橋)、中山中路(人民南路—谷陽南路)、九亭西大街(滬松公路—九新公路)等40個路段道路照明設施的新建及改造,并接收各建設單位主體新建移交照明設施項目46個,更換新型LED節能燈具共計7814盞。
點亮高質量發展之路
實施好道路照明設施節能改造,需要算好兩筆賬,一筆是支出,一筆是效益。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本次道路照明設施節能改造費用由區、鎮兩級財政按計劃、按年度、按比例落實專項資金。
資金有了保障,還要花在刀刃上。“對具備改造條件的51287盞道路照明設施,進行純節能燈具改造,也就是‘換燈泡’。對由于燈桿造型特殊,不能滿足純節能燈具改造要求的3746盞道路照明設施,進行燈桿、燈具同步改造,務必做到‘當改則改,需換才換,應省就省’。”區建設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按照《實施方案》,區管路燈改造充分利用市歷年LED燈具選型和試掛經驗,嚴格執行相關技術指標;街鎮(園區)屬地管理的路燈改造,自行組織專家進行節能改造方案的設計評審,專家必須在市級或區級專家庫中抽取,并將最終的設計評審報告上報至區建管委備案。“全部采用節能環保的新光源、新技術和先進的燈控模式,高標準完成路燈節能改造。”區城市建設綜合管理事務中心主任金鶯說,對于架空線入地、桿箱整治和道路改擴建及提升等工程,同步將照明設施更換為LED燈具,全面構建安全、和諧、智慧、綠色的道路照明體系。
經測算,完成全部改造后,可節約現行總電費約40%。以2021年為例,松江市政路燈總用電量為4870萬千瓦時,總電費3263萬元,全部改造完成后,可節省電量1948萬千瓦時,節省電費1305萬元。據此推算,全年可節省發電用煤7012噸,相當于減少18703噸二氧化碳排放。
點亮高賦能治理之路
“你看,這上面已經有了照明設施管理、實時數據監測管理、智能控制管理等模塊。”日前,在區城市建設綜合管理事務中心的會議室里,中心副主任陳小海指著電子屏介紹說。路燈硬件提檔升級,軟件也不能“拖后腿”,得讓路燈變“聰明”,為此,區城市建設綜合管理事務中心正在完善智慧路燈管理系統。
智慧路燈管理系統是以移動通信、物聯網、可視化等技術為依托,實現對整個城市照明系統的實時監測及控制,可對全區范圍內的所有路燈集中控制、運維管理、異常智能分析及故障報警,同時還可以實現路燈管網和其他設施配置信息化管理。目前,智慧照明綜合管理、照明智能化控制、智慧照明運維管理、智慧照明移動App和照明數據分析輔助決策基本搭建完畢,已納入區城市基礎設施綜合管理信息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路燈節能改造將同步預留單燈控制線及調光線等擴展功能,保障后續的智能接入。“到明年底,智慧路燈管理系統有望全面建成,并實現路燈軟硬件連通。屆時,我們可以結合電子地圖,集中管理路燈設施,讓松江道路照明管理更加精細化、規范化和智能化。”陳小海說,屆時,可實現足不出戶精準控制每盞路燈。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