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海市“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在松舉行。松江二中被授予2021年度“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稱號,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小學、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被授予2021年度“上海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稱號。據悉,2021年度,全國共有123所學校通過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評估,上海市僅4所;全市共11所中小學獲評“上海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截至目前,松江區累計創建防震減災科普國家級示范校1所、市級示范校5所。
當天,松江二中組織師生開展了地震應急演練。應急警報拉響后,師生們雙手護住頭部,快速有序從教學樓撤離至操場。松江二中德育處主任焦仁萍說,雖然上海極少發生地震,但類似的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每學期至少開展兩到三次,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校園、進課堂活動也常態化開展。
位于松江二中紹裘樓南面的地震觀測點,服務區域地震前兆觀測工作,是松江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觀測點內設自流深水井,配備地震數據采集記錄器,觀測時間始于1981年5月。工作人員張艷在該觀測點工作了十多年,除了查看深井數字化水位、水溫觀測儀器運行狀況外,她每天還需定時從自流深水井抽取地下水進行水氡檢測。張艷介紹,自流深水井井深247米,水溫24度,如果地下板塊有劇烈震動,地下水的水氡含量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松江二中還是松江區最早建設天文臺和天象館的學校,這些場館不僅有助于本校學生了解天文、地理知識,還面向全區中小學生開放。松江二中黨委書記、校長俞金飛表示,包括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在內的安全教育始終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將以獲評全國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為契機,進一步抓實抓好安全工作,做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努力建設平安、快樂、幸福的美麗校園。
據悉,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地震局主辦,松江區教育局、松江區應急管理局、松江二中承辦,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應急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民宗局、上海市科協協辦。后續,松江還將圍繞“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開展捐贈一套圖書、舉辦一場講座、舉行一次演練、開展一次主題班會、培養一名傳播師“五個一”活動。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