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名單日前公布,松江區有2個案例名列23個基礎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榜單,分別是九亭四小的“基于‘三E’辦學理念的特色多元學生評價實踐”和東華附校的“教師增值性評價校本改革實踐”。
在九亭四小,豐富多元的學習評價項目讓學生愛上學習、樂于探索。校長朱平華介紹,“三E”即“Every child”“Every chance”“Every day”的縮寫,彰顯了學校關注“每一個孩子、每一個機會、每一天”的辦學理念。每學期,各年級會根據學科內容和活動項目開展過程性評價。學期末,在一二年級的學科情境闖關活動中,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科評價順序,選擇體驗不同難度的項目;三四五年級學生則通過開展跨學科學習項目探索實現測評。以三年級上學期推出的“冬之梅”項目為例,融合了語文、美術兩門學科,設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2項表現性任務,讓學生自主組隊,最終以舞臺展示、繪畫、創編詩文等多種形式呈現。
學習評價項目再豐富、形式再靈活,學生樂于參與才能達到效果。為此,九亭四小不僅設計了《學生個人成長檔案》,記錄學生成長足跡,還利用信息化平臺開發了“九色花成長卡”,通過積累“九色花”成長積分,過程性激勵學生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個性化多元評價不僅能激勵學生、促進教學,也有利于賦能教師成長。東華附校聚焦新時代教師增值性評價和發展,在探索將“對教師的評價”轉向“為教師的評價”上做出了有益嘗試。基于評價主體多元、評價維度多元、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評價導向,學校制定了師德師風、教學常規、教學質量、德育能力4個維度的全員競聘方案,構建了“新秀工程”“青藍工程”“名優工程”及覆蓋老、中、青三代的“三大工程,八大平臺”成長路徑,從而分層級細化評價內容,打破壁壘,全方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評價也關注過程。”東華附校副校長賀林琳介紹,學校為每位教師建立了成長檔案,教師可利用市、區、校資源安排學習,完成成長任務。定時、定量撰寫聽評筆記、教育教學評析,重組和二次開發教學設計、微課、作業、精品課例是需要教師用心完成的過程性“作業”。此外,教師自評、同事互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也是教師增值性評價的內容。
評價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東華附校,依據評價圖譜查優鑒短成為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方式。例如,針對評價顯示教師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的短板,學校便完善科研評選制度,每月推薦1篇教師論文至區級以上刊物發表,提升教師鉆研科研的熱情。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